法院在審理案件中難免會因為某些細節證據的誤導,判決出冤假錯案,在數年后才得以證清事實真相,這時候國家就需要對被冤枉的當事人進行國家賠償,因此制定了賠償法,那么國家賠償調解要遵循什么原則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國家賠償調解要遵循什么原則?
以調解解決國家賠償糾紛,建立國家賠償糾紛調解機制,應確立以下國家賠償調解的原則:
1、自愿原則
自愿原則是國家賠償調解的基本原則,是建立國家賠償糾紛機制的價值基礎。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當事人選擇調解解決糾紛自愿。當國家賠償程序啟動后,當事人是選擇調解程序還是選擇行政賠償訴訟程序或司法賠償聽證程序,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愿,由當事人自己決定。經征詢當事人的意見,如果當事人不愿進行調解,法院審判人員不得強迫當事人進行調解;在調解過程中,只要一方當事人不愿繼續進行調解,法院審判人員必須終止調解,不得強迫當事人繼續調解。
二是當事人處分權利自愿。經過自愿、平等協商達成的調解協議,應當是當事人權利自由處分的結果,調解協議的內容應當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法院審判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誘導當事人違背其真實意圖達成調解協議。
2、合法原則
國家賠償調解作為法院的一項司法活動,應當符合合法原則。合法原則同樣包含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調解程序合法,是指在國家賠償糾紛調解過程中,應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調解自愿選擇權和權利自由處分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誘導當事人進行調解或違背當事人的真實意圖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凡是有上述行為的均屬程序違法。
二是和解協議、調解協議內容合法,是指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和解協議或在法院主持下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必須合法,不得損害社會公益、第三人合法權益,不得違背社會公序良俗,不得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只有合法的和解協議或調解協議,才能得到法院的認可,從而具有訴訟上的法律效力,產生法定確定力和執行力。
3、中立原則
法院作為以調解方式解決當事人糾紛的主導者,在調解過程中應當堅守中立原則。中立原則,是指法院在以調解方式解決國家賠償糾紛的過程中,應當同雙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距離,對糾紛保持超然和客觀的態度,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調解意愿和對權利的自由處分,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為確保法院審判工作人員(包括審判員和書記員)在調解過程中保持中立,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回避的規定,建立完善的國家賠償糾紛調解機制中的回避制度。在法院主持調解前,應當告知當事人審判工作人員的身份情況,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回避情形的,當事人都有權提出回避申請,要求其回避。法院應當按規定對當事人的回避申請進行答復,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要求法院審判工作人員回避,對不予準許當事人回避申請的決定,當事人可以申訴。
中立原則,要求法院在調解過程中保持中立,但這種“中立者”的角色定位,并不必然要求法院在調解過程中當然處于完全的“消極者”的角色。當進入國家賠償程序后,法院可以積極征詢雙方當事人的調解意愿,若雙方當事人同意調解,應首先讓當事人自行和解,和解陷入僵局的或當事人申請法院進行協調的,法院可以適時進入,可以為當事人提供調解意見或調解方案;對于一方當事人不愿進行調解的,經過觀察,對于有調解可能的,法院審判人員可以從事實和法律方面為當事人擺明利害關系,積極引導當事人進行調解,以和諧化解糾紛。
一般要堅持自愿、合法和中立的原則,在國家賠償糾紛調解的機制中,一般按照當事人是否愿意進行協商調解賠償問題,都會按照當事人的自愿,同時也會按照合法中立的原則進行賠償判定。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國家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意外傷害保險多少錢,有什么特點
2021-02-19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