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殺人致死怎么判刑,該如何預防這類事件再次發生
未成年殺人致死的判刑規定
《刑法》
1、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應該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
1、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應從家庭抓起。培養、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當,能夠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為的產生。
2、學校能提供種種機會來倡導社會平等、文化多元性和個人的親密關系,并幫助青少年獲得道德標準、社會技能和公民的責任感。更具體地說,學校能指導學生了解他們應盡的公民義務、犯罪的性質、遵守紀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種種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況以及預防犯罪的方式。”一個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情操高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人;否則,如果學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
3、社會預防,主要是指凈化社會環境,給青少年創造一個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保護,以控制和減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加大打擊力度,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未成年人殺人致死的判刑規定,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有所感觸,好好教育未成年人,他們是祖國的未來,一定要好好培養才是。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小區收費停車場被盜無監控如何維權
2021-02-01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股權轉讓發生糾紛可以減資嗎
2021-03-09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監視居住手機被監聽嗎
2021-01-31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