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在商標法中做出了三項規定,在刑法中也都有相應的規定,具體內容是:
(1)假冒注冊商標罪
商標法的規定是,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為,未經商標注冊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項罪名的實質是侵犯他人合法的商標專用權;表現為在同一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標,與商標侵權行為的表現有所不同;情節嚴重或者特別嚴重,在于其犯罪目的主要是牟取非法利益。
(2)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商標標識罪
商標法的規定是,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對這種違法行為做出相同的規定,對情節嚴重的和情節特別嚴重的規定了刑事處罰。這項罪名的實質是違反國家的商標管理制度,通過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商標標識,侵犯合法的商標專用權,擾亂商標管理秩序。偽造和擅自制造是非法制造的兩種形式,自然人、法人都可以是本罪的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這種犯罪行為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
(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
商標法的規定是,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為,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項罪名在于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實質上構成了對商標專用權的侵害,損害了商標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從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應具有明知要件,表現為銷售金額數額較大和巨大。
上述關于商標犯罪的規定,是在中國商標法律制度逐步完善過程中形成的,最早是在1993年第一次修改商標法時制定了《關于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罪的補充規定》,將這幾種商標犯罪列入,反映了實際的需要。1997年修訂刑法時,吸收進了刑法,成為刑法條款。在商標法進行第二次修改時,又繼續作相應的規定。這也是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的商標法律制度適應實際的需要,適應發展的需要,內容不斷充實,走向成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立農村水污染受害者社會救助機制
2020-12-04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職工持股會
2020-12-17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