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議作為一種“建議”,對法院的量刑并無約束力,法院沒有義務按檢察院的建議量刑,但量刑建議仍具有以下效力:
1.啟動量刑程序
法院的審判權作為一項被動的權力,并不能主動地行使,只有當檢察院將刑事案件起訴至法院后,法院才能啟動審判程序。與起訴權在實體內容上分為定權請求權與量刑請求權相適應,法院的審判程序也可分為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前者解決被告人是否有罪和構成何罪的問題,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而解決對被告人判處何種刑罰的問題。如果檢察院沒有向法院求刑,法院就不能啟動量刑程序;如果檢察院向法院提出了量刑建議,法院在認定被告構成犯罪的前提下,就必須啟動量刑程序。有些國家的庭審沒有設置單獨的量刑程序,并非其不具有量刑程序,只不過該程序與定罪程序合二為一罷了。
2.制約量刑裁判
這種制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限定量刑權的范圍,法院只能就檢察院所起訴并提出量刑建議的被告人和罪行判處刑罰,而不能對另外的人和事判處刑罰。二是提醒法院審慎量刑,制約其自由裁量權。盡管量刑建議對法院沒有約束力,但當檢察院認為法院量刑裁判不當時,則有權提出抗訴。可見,量刑建議是以日后有可能提出抗訴為后盾的。三是在判定被告人構成犯罪的前提下,法院必須對量刑建議作出回應,即必須對被告判處一定的刑罰,并充分說明理由;如果法院沒有采納檢察院的量刑建議,則應對不采納的理由作出具體說明。
3.明確證明責任
檢察院將被告人訴至法院并提出量刑建議后,就對自己所建議的內容負證明責任,如果不能證明或證明不力,就要承擔量刑建議得不到法院支持和采納的不利后果。
4.預設監督標尺
量刑建議反映了檢察院對量刑的預期。檢察院無論是作為案件的起訴者還是審判的監督者,當法院對案件作出量刑裁判后,自然要將法院所量的刑罰與自己原先的預期進行對比衡量,看看法院裁判與自己預期存在多大的差距,是法院的裁判不適當還是自己的建議不適當,抑或二者都有不盡適當之處,并進而決定是否對法院的量刑裁判提出抗訴。因此,量刑建議為檢察院在日后開展量刑監督預設了一根標尺或曰“參照系”。雖然預設的這根標尺不一定準確,但它畢竟為判后的量刑監督預設了一個依據。可見,量刑建議不僅“鏈接”法院的量刑裁判,而且“鏈接”檢察院的量刑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