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措施,在依法治國的方略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用時有效地揭露和懲罰犯罪。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是十分復雜的,有的屬于犯罪事實,有的只是違法、違紀行為,還有的只是民事、經(jīng)濟糾紛,有些甚至是誣告陷害。如果司法機關一接到這些就予以立案偵查或審判,勢必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甚至會使偵查或審判工作誤入歧途。有了不立案程序,就使得那些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至于交付偵查或審判,從而有利于司法機關正確行使偵查或審判權力,確保集中力量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從而及時、有效地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2、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立案階段,公安、司法機關通過對有關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審查,判明有無犯罪事實發(fā)生,依法決定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那些沒有犯罪事實發(fā)生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從而不將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就使得那些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被控告人、被檢舉人免受刑事追究,維護其合法權益。而且,對于那些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還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因此,不立案制度的確立,對于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3、有利于保護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控告、舉報犯罪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司法實踐證明,報案、控告、舉報犯罪是主要的立案材料來源。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一旦構成犯罪,公安、司法機關及時進行立案偵查或審判,固然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但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不立案程度不予立案偵查或者審判,同樣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這是因為,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司法機關在依法作出不立案決定后,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這些程度的設立,對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處罰
2021-02-06破產(chǎn)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fā)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guī)定
2020-11-26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失業(yè)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財產(chǎn)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