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身份對共同犯罪定罪量刑有何影響
共同犯罪中有兩個以上實行行為,以共同實行行為定性。對于共同犯罪的共同實行行為,一般人與有特定身份者共同實施身份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的行為,不能構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實行犯,因為身份作為犯罪主體的構成要素之一,決定著犯罪主體的性質。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確定其犯罪性質的重要標準。如果沒有一定的身份,就不存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的問題,自然也不可能實施這種犯罪的實行行為。
實際上,作為犯罪的主體,身份人員與無身份人員對共同犯罪行為性質都有影響力,并不存在著身份人員擁有“優先決定權”問題。共同犯罪性質如何,關鍵還是看各共犯人的共同故意與共同行為符合何種犯罪的構成要件。如一案例,甲為普通公民,乙為現役軍人,甲與乙二人在戰時一并實施了造謠惑眾、擾亂軍心的行為。兩人都有擾亂軍心的故意,也實施了造謠惑眾的行為,所以構成共同犯罪,但構成什么性質的共同犯罪?是戰時擾亂軍心罪還是戰時造謠惑眾罪(前者的主體為一般公民,后者限于軍人)?是否能因為有軍人這一特殊主體的出現而簡單地認定為共同戰時造謠惑眾罪?顯然,這必須具體案情具體分析方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必須指出,在共同犯罪中,一般人雖然不能與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構成該身份罪的共同實行犯,但二者可以構成一般罪的共同實行犯。身份犯因其主體身份的限制,一般主體成立不了身份犯的實行犯,而有特定身份的人卻可以剝離其身份這一法律上擬制的“面紗”,以一般主體身份成立一般罪的實行犯。在幾種相互競合的實行行為并存的情況下,以共同實行行為作為共同犯罪定性的標準,更能體現出共同犯罪的性質和內涵。
共同犯罪中有兩個以上實行行為,以共同實行行為定性。對于共同犯罪的共同實行行為,主流觀點認為:一般人與有特定身份者共同實施身份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的行為,不能構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實行犯,因為身份作為犯罪主體的構成要素之一,決定著犯罪主體的性質。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確定其犯罪性質的重要標準。如果沒有一定的身份,就不存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的問題,自然也不可能實施這種犯罪的實行行為。
以上回答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呢?如果您還需要幫助,可以向律霸網進行咨詢,我們會為您做出更專業詳細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修路施工噪音大賠償嗎
2021-02-22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拆遷公司來談補償,應該出示哪些文件
2021-02-08對拆遷安置權益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