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4小時定位軟件侵犯隱私權嗎(《侵權責任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如果手機軟件在沒有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24小時對用戶進行定位的,是屬于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第二條?【保護范圍】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二、如何認定侵犯隱私權
侵害隱私權或者侵害隱私利益的責任構成,必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四個要件。所適用的歸責原則為過錯責任原則,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
1、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首先,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須具違法性。
2、侵害隱私權的損害事實。隱私是一種信息、一種活動、一種空間領域,也是一種秘密狀態。隱私的損害,表現為隱私被刺探、被監視、被侵入、被公布、被攪擾、被干預。
3、侵害隱私權的因果關系。它是指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與隱私損害事實之間的內在的必然的符合規律的聯系。
4、侵害隱私權的主觀過錯。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具備主觀過錯。主要是故意,即預見侵害隱私權的后果卻希望或放任該種結果的發生。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手機軟件在沒有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24小時對用戶進行定位的,是屬于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參與人是指什么
2020-12-14當承諾的法律規定
2021-02-22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