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案件是否有賠償額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賠償,是沒具體額度的,如果有造成實際損失的,按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一般按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什么是侵犯了姓名權
姓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名稱;狹義的姓名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本文使用“姓名”取其狹義,是指公民固定使用的、使公民個人同第三人區別開來的特定標志。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如一些文學家、藝術家常以筆名、藝名甚至比其本名更為人熟知。再如我國傳統上還有于姓名之外另取“字”“號”的習慣,至今仍有部分人保留這一傳統。因此,只要這些筆名、藝名、字、號能夠用來表彰自己、區別他人,就可以成為姓名權保護的客體。但是,公民使用的假名,因其不能真實地表現某人的人格與特征,故不受姓名權之保護。
姓名權具有很強的專屬性,與權利人的人參不可分離。有的學者認為公民死后,仍享有姓名權,法律對姓名權的保護延伸到公民死亡之后。我們認為,公民一旦死亡,就不能再決定、使用、變更其姓名,已經不能再對其姓名享有法律上的利益并承擔相應的義務。當公民死后,有人假冒其生前姓名從事某些活動,這實際上是對公民的名譽的損害,不宜認定為侵害公民的姓名權.
明確了姓名權的具體內容,也就可以知道什么行為是侵犯姓名權的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賠償,是沒具體額度的,如果有造成實際損失的,按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一般按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公承諾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26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