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作劇屬于校園欺凌嗎
要看具體情況。
關于校園欺凌的定義,國外一般認為主要具備三個要素:一是倚強凌弱,雙方在力量上存在差異;二是有重復性,也就是反復實施;三是造成傷害后果。在中國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如何定義校園欺凌?“在中國認定是否構成校園欺凌,我認為主要應考慮以下四個要素:首先校園欺凌指的是學生之間發生的行為;二是主觀上存在故意,即蓄意或惡意欺負其他學生;三是通過肢體、語言或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或侮辱行為;四是造成傷害后果。
就這四個要素來說,主觀故意有時很難判斷,同學之間通過肢體、語言和網絡等手段實施的開玩笑、惡作劇等行為也可能會給其他同學造成傷害,也就是說,同樣的行為和后果,有的可能是校園欺凌,有的可能就是同學之間開玩笑或惡作劇。具體如何認定,還需要結合同學之間的關系、雙方日常表現等綜合情況做出判斷。
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有何區別
校園欺凌:欺凌是一種不對等行為,只有攻擊者在身體上、權力上或社會地位上強于受害者時,所進行的攻擊行為才能被視為欺凌。校園中霸凌可以是一對一的,也可能是聚眾行為(mobbing),即一群人對于某一個人的霸凌。
校園暴力:是指在學校、或校外附近地方發生的打架斗毆、侮辱謾罵等行為舉止的事件,一般包括學生暴力、老師暴力、校外暴力三種。
其實,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有持續性,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校園欺凌不僅僅包括肉體上的折磨,還包括了區別對待的軟暴力。比如:給同學取侮辱性外號與喝罵,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等等。較之前者,軟暴力對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傷害更大。
校園暴力則不局限于學校范圍,是突發的,性質也更為嚴重。
但是,不管是暴力還是欺凌,都會對受害者造成傷害,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如:恐懼、消沉抑郁、創傷后遺癥、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等。
至于惡作劇是否屬于校園欺凌,則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定,如果確定是屬于校園欺凌要維權的話,也可以找律師來幫助。對于同學之間發生的惡作劇是否屬于校園欺凌或是關于校園欺凌的實際內容等,這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土地流轉問題
2020-11-19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都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01農村安置房買賣是否受法律支持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