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損害賠償中如何適用過失相抵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
過失相抵,是就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受害人也有過失,法院可以其職權,按一定標準減輕或者免除加害人賠償責任,從而公平合理地分配損害的一種制度。過失相抵的使用前提是就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受害人也有過錯,即與有過失,過失相抵是與有過失的法律后果,因此過失相抵的構成要件首先是受害人也有過錯。其次必須是損害結果具有同一性。
過失相抵與因果關系中斷既相類似而又不相同。在無過錯責任或者嚴格責任中若受害人具有重大過失,且加害人沒有過錯或者僅具有輕微過失,得適用過失相抵。在肯定在無過錯責任的特殊侵權行為中也適用過失相抵的前提下,考慮到無過錯責任之設系立法上以保護受害人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的正義之分配,所以適用過失相抵時應有所限制,以避免與法律保護受害人利益的目的相沖突。過失相抵的效力包括:加害人可以依此主張減免或者免除相應的民事責任;法院得不待當事人主張,依職權減免加害人的民事責任。過失相抵的本質并非侵權行為責任的成立要件,而是決定損害賠償數額的手段,它所遵循的原則是公平性和妥當性。
在侵權損害結果發生后,加害人的責任承擔,一般根據其過錯大小確定,此即一般侵權行為的過錯責任原則。一般情形下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通常都只是由于侵權人一方的故意或者過失所致,但也可能因為受害人的故意或者過失,導致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此種情形下,若仍使加害人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則有悖法律所蘊涵的公平正義理念和責任自負的現代法治精神,因此各國侵權法都允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者免除加害人的賠償責任。此種因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或擴大具有過失,而相應的減輕或者免除加害人賠償責任的制度,即為過失相抵。
過失相抵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亦有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200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民法通則》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對過失相抵原則作了更為詳盡明確的規定,該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第2款規定: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該解釋對過失相抵制度的具體適用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但司法實踐中對過失相抵的運用仍存在認識上和操作上的問題,致使在司法實踐中法官不恰當地運用該原則進行判決的現象經常發生,因此常常出現各打五十大板的現象。本文試對過失相抵制度進行初淺的探討,希望有助于在司法實踐中正確運用該項制度。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過失相抵制度適用于相關法律條例,在一些司法實踐中也有貫徹落實。如果您對此依舊感到困惑,或者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赴韓整形失敗如何來維權
2020-12-08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哪些主體可以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2020-11-30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分別指的是什么
2021-02-11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