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保護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第一,直接原則。直接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原則上應該直接向本人收集。直接原則在OECD準則中稱為“限制收集原則”。直接原則的另一個含義是,只有個人信息所有者本人才有權決定是否提供其個人信息。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3條第2項前句規定:“個人資料應該向當事人收集。”直接收集原則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有學者認為,當向當事人收集資料不能或只能以不成比例昂貴費用,始可能為之時,或可能危及公務機關履行其任務或使其任務益形困難履行時,在此情形下,行政機關得于當事人不知悉情況下(秘密)向當事人收集資料,或向其他機關或第三人收集。
第二,目的明確原則。目的明確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在收集時必須有明確的特定目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圍收集、處理和利用個人信息。“特定目的”對國家機關來說就是根據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的需要處理和利用個人信息所具有的目的。
第三,公開原則。公開原則是指對個人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利用一般應保持公開,本人有權知悉個人信息的收集與利用情況。“公開”并非指個人信息內容之公開,而系指個人信息搜集、儲存、利用及提供等之公開。公開原則是OECD準則規定的資料保護原則之一。美國隱私權法第e條第3項、第4項與第8項均有通知當事人或應該進行公告的規定。
第四,完整正確原則。完整正確原則是各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普遍遵循的原則,具體指個人信息應該遵從其特定目的,在特定目的范圍內必須保持完整、正確、及時更新。美國《隱私權法》第e條第5項規定:“行政機關在對任何人作決定時,其所運用的檔案記錄,均應保持正確、最新及完整,以使其在作出決定之時,能合理保證對該個人具有相當的公正性。”
第五,限制利用原則。限制利用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在利用時應該嚴格限定在收集的目的范圍內,不應作收集目的之外使用。我國臺灣《個人資料保護法》第6條規定:“個人資料的收集或利用,應尊重當事人之權益,依誠實及信用方法為之,不得逾越特定目的之必要范圍。”
第六,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指個人信息應該處于安全的保護中,避免可能發生的個人信息的泄漏、意外滅失和不當使用。在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方面,德國的立法堪稱典范。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審合同需要注意哪些
2021-01-20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概念及條件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