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隱私定義
個人隱私是指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愿為他人(一定范圍以外的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二、個人隱私是受法律保護的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決不允許任何人出于什么目的,隨意侵犯他人的隱私,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的。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屬于侵害隱私權的行為。當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權行為。
三、個人隱私權的相關法律規定
1、根據《憲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3、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
140.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141.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稱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侵犯姓名權、名稱權的行為。
上述就是小編對“個人隱私定義”問題進行的解答,個人隱私就是指人個人不愿意讓外界知道的個人秘密,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泄露隱私就是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認侵權歌曲賠償金額
2020-11-13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