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理后認為,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父親或母親任何一方在為無行為能力的子女命名或更名時均應遵守父母平等、協商的原則。被告在女兒的姓氏確定后,對其再行更改時,女兒尚未年滿10周歲,屬無行為能力人,且未征得原告的同意,被告擅自更改女兒姓氏的行為,既違反了在子女命名中父母平等的原則,也違反了雙方當時協商確定女兒姓名的約定,侵害了原告享有的子女隨其姓的權利。由于被告變更子女姓氏的侵權行為具有持續性,故原告的起訴未過訴訟時效。同時,考慮原、被告之女已實際使用變更后的姓名,且現女兒已年滿13周歲,屬限制行為能力人,根據其智力水平已具備選擇隨父姓還是母姓的能力、現其表示愿隨母姓,對此應予尊重。
法院判決如下:
1.被告為女兒改姓的行為侵犯了原告享有的子女隨其姓的權利;
2.被告向原告賠禮道歉;
3.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原告不服,向二審法院提出上訴。后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雙方將女兒的原姓氏改為張-陳,并向當地公安機關辦理相關手續;女兒滿18周歲后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一、何謂姓名權
姓名,是公民用以表明自己從而與其他公民相區別的符號。姓名權,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其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身權,是公民一項重要的人格權。姓名權包括命名權、使用權和變更權。命名權,是指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姓名。每一個公民都有權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決定自己的姓名,任何人無權干涉。一般情況下,我國公民出生后進行戶籍登記時,可由父母協商確定子女的姓名。子女長大到有識別能力時,還可以自行選擇姓氏,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如果子女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則還可以自行決定姓父母的姓氏之外的姓,并可更名。變更權是指公民享有變更自己姓名的權利。公民姓名一旦決定,并非不可改變。公民無論何種原因,只要符合規定,向戶籍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辦理改名手續,即可改變自己的姓名。變更姓名的權利只能由子女本人行使。
二、被告為女兒改姓的行為是否侵犯原告享有的子女隨其姓的權利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泵麢嘧鳛樾彰麢嗟囊豁梼热?,應當是公民本人享有的一項權利。但是由于公民出生后到10歲時均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公民的命名權一般是由其父母行使。父母在堅持平等、協商的原則下為其子女命名。本案被告對其女兒進行改姓時,其女兒尚未滿10歲,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雖然原、被告已經離婚,被告為女兒的直接監護人,但被告為其女兒變更姓名,仍要堅持平等、協商的原則,在和原告商量的情況下對女兒的姓名作變更。姓名變更權是女兒的一項權利,而非父母的權利。所以被告的行為已構成了侵權,侵害了女兒隨原告姓氏的權利。當然,其女兒長大到有識別能力時,她可以自行選擇姓氏,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而無需征得父母的同意。
三、被告的行為構成侵權需判決恢復原姓氏嗎
既然被告的擅自改姓行為已構成了侵權,法院為何只判決賠禮道歉,不判決恢復女兒原姓氏呢?因為被告的擅自改姓行為已侵害了原告享有的女兒隨其姓的權利,所以法院作出被告需向原告賠禮道歉的判決。但是本案起訴時其女兒已年滿13周歲,屬限制行為能力人,根據其智力水平已具備選擇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能力,現其表示愿隨母姓?對此法院充分予以尊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期滿不續簽能直接離職嗎
2021-01-22企業要排污的話必須要取得排污許可證嗎
2020-11-20童工保護如何規定
2020-12-02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