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要件
侵害人身自由權的責任構成的四個要件:
1.存在侵害人身自由權的行為。依據中國的現行立法規定,只要違反了憲法關于公民人身自由權的保護規定、禁止拘禁規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禁令規定和行使自由與權利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自由和權利的限制的規定,即屬違法。在司法實務中,只要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應確認為侵權行為具有違法性。最高人民法院2.有損害結果。侵害人身自由權造成的損害事實,表現為行為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權包括身體自由權和精神自由權所造成的客觀表現和最終結果。客觀表現指因侵權行為的實施而使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進行思維狀態的改變。最終結果是受害人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的損害。
3.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當行為人的行為與受害人自由權受到損害的事實具有因果關系的時候,即成立該要件。
4.侵權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侵害人身自由權的行為人必須在主觀上有歸責性的意思狀態,即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要件。行為人沒有過錯,就不承擔責任。
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受到侵犯,如何尋求保護
《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2項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行政訴訟。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6月11日發布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條規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的受案范圍,公民對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作出的勞動教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對公安機關作出的強制收容審查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侵犯人身自由權的犯罪行為,公民則可以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3條、第59條的規定,向司法機提出控告和檢舉。
人身自由權規定犯罪
《刑法》第131條明確規定:”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機關非法侵犯.違法侵犯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刑事處分.”根據這一原則性的規定,我國《刑法》在保護公民人身權利方面,具體規定了以下幾種犯罪:侵犯他人生命的犯罪,包括:
1.故意殺人罪和過失殺人罪;
2.侵犯他人身體健康的犯罪,包括: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
3.侵犯婦女身心健康的犯罪,包括:強奸罪,奸淫幼女罪,強迫婦女賣淫罪;
4.侵犯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包括:非法拘禁罪,非法管制罪,拐賣人口罪;
5.侵犯他人人格名譽的犯罪,包括:誣告陷害罪,侮辱罪,誹謗罪,偽證罪,隱匿罪證罪;
6.侵犯涉及到有關人身權利的犯罪,包括:刑訊逼供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聚眾”打砸搶”罪。
因刑訊逼供,聚眾打砸搶致人重傷,死亡的,以傷害,殺人罪(包括過失)論處,法律是神圣的,不管是什么人,如果不惜”以身試法”,肆意踐踏公民的人身權利,觸犯刑律,那么,他就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人身自由權法律依據
《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刑法《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行)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16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三條規定: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侵犯消費者人格尊嚴或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檢察院2016年5月16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人民檢察院辦理自身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案件時,執行新的日賠償標準242.3元,該標準較上年度增加了22.58元。
據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國家統計局2016年5月13日公布,2015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63241元。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統計數據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日平均工資的計算公式,對屬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國家賠償案件,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確定了新的日賠償標準為242.3元。另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各級人民檢察院自2016年5月16日起執行該日賠償標準。
以上就是今天律霸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未成年人被限制自由的相關知識,最后我們說一下,監護人是不能給限制被監護人的人身自由的,如果限制了就會觸犯被監護人的人身自由權。如果您正遇到這樣的事情,請先進行協商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再使用司法途徑。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寫的房屋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31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城市房屋拆遷時,如何簽訂補償協議
2020-12-30司法強拆后的救濟辦法是什么
2021-01-09臨沂市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辦法
2020-12-23征地桂花樹賠償多少錢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