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自由權
人身自由權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圍內有獨立為行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剝奪、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體的自由權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碼、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享受其他權利的先決條件。它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進行行動和思維、不受約束、控制或妨礙的人格權。人身自由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維護其行動和思想自主,并不受他人或者其他組織非法剝奪、限制的權利。人身自由是自然人自主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參與各種社會關系、行使其他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基本保障。一個人喪失了人身自由權,也就無法享受其他民事權利。
主要內容
身體自由權
身體自由權也稱作行動的自由權,是指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作為和不作為,不受非法限制、剝奪、妨礙的權利。身體自由權所包含的,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外在身體行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或剝奪自然人的身體自由,即為侵權行為。以非法強制治療的方法,限制受害人的身體自由,就是侵害了身體自由權。這是因為身體自由為自然人的基本民事權利,一經非法剝奪和限制,即屬侵害他人行動的自由。
精神自由權
精神自由權,也稱作決定意思的自由、意志自由權。
在現代社會,自然人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從事正當的思維活動,觀察社會現象,是進行民事活動的前提,法律應當予以保障。因而,精神自由權是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主思維的權利,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內在思維活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自然人的精神自由,即為侵權行為。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9條規定:“盜用、假冒他人名義,以函、電等方式進行欺騙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財產、名譽受到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一司法解釋所述情形,正是以欺詐方法侵害他人意志自由權的行為。正如學者所指出的那樣:詐欺是故意以使人陷于錯誤為目的的行為。詐欺的成立,須詐欺人有虛構事實的行為,是故意侵害觀念純正的行為。因此,只須有使被詐欺人陷于錯誤的故意即可。脅迫,就是故意以不當的目的或手段,預告禍害,使人心生恐怖的行為。詐欺、脅迫行為均系侵害自由權,其所侵害的正是精神自由權。
詳述
一、人身自由權的概念人身自由權通稱“自由權”。嚴格地說,“自由權”這一概念不能成立。權利是權利主體實現自己的意志的資格,也就是實現自己意志的自由。權利的本質就是自由。每一種權利都是一種自由。“自由權”就是自由的自由,或為支配自由的自由,顯然無法說通。人身自由權是權利主體在法律范圍內自主支配行動的權利,是行動自由權,應稱行動權。行動是主體的物質性人身要素,行動權是物質性人格權。行動資格是物質性人格要素。人身是各人身要素的總和,是全部人身權的客體,不是行動權的客體。“人身”在漢語中可解釋為人的身體,但人的身體是身體權的客體,也不是行動權的客體。因此,把權利人自主支配行動的權利稱為人身自由權并不確切,但這一名稱已十分普及。從法理上說,“行動權”可分為政治即非民事行動權和民事行動權。傳統民法把“自由權”分為公法自由權和私法自由權,大致相當。政治行動權是政治領域的人格權,包括言論自由權、出版自由權、結社自由權、集會游行示威自由權、宗教信仰自由權,不屬民事權利。民法中的行動權指民事行動權。
二、人身自由權的客體行動權的客體是權利人的行動,不是作為權利人各人身要素總和的權利人的人身,也不是權利人的身體。
三、人身自由權的內容行動權的內容是權利主體在法律范圍內自主支配自己的行動,他人不得妨礙。作為獨立人格權的貞操權、婚姻自主權以及所謂的知情權,都屬于行動權。我國《民法通則》把婚姻自主權作為獨立的人格權;知情權在隱私權一節中介紹。本節只介紹貞操權。傳統的貞操指婦女不失身、不改嫁。這是男女人格不平等的表現。現代貞操權中的貞操,指不發生婚外性關系。貞操權即不發生婚外性關系的權利,是一種不作為權。有人認為貞操權屬于名譽權,不能成立。貞操權不以名譽為客體。人的貞操狀況和名譽密切相關,侵犯貞操如為不特定第三人知悉,即侵犯了名譽權,但如不為不特定第三人知悉,不侵犯名譽權。有人認為,貞操之侵害,包括身體、自由、名譽、健康等,因此無獨立的貞操權。此說有一定道理。雖然侵害貞操未必侵害和健康,但必然侵害身體和人身自由。比較而言,侵害貞操權主要是侵害被害人自主的不作為行動方式,因此貞操權實際上是人身自由權的一種表現。如果侵害貞操也侵害了名譽和健康,屬于民事責任競合,不能因此認為貞操權也屬于名譽權和健康權。有人認為貞操權是一項獨立的人格權。上文指出,貞操權的客體是權利人的不作為行動方式,屬于行動權的客體,因此貞操權不是獨立人格權。現代貞操權的主體是男女自然人。有過婚外性關系和性行為的人仍享有貞操權。貞操權的內容是權利人自主地不發生婚外性關系。一切違背權利人意志,和權利人發生權利人婚外性關系的行為,都是侵犯貞操權。
四、侵犯人身自由權的主要表現侵犯人身自由權除表現為侵犯貞操權、婚姻自主權、知情權外。主要表現為:
(1)非法限制公民行動,非法拘禁自然人;
(2)利用被害人的羞恥、恐怖心理,妨礙其行動。我國臺灣民法學者認為,奪去入浴婦女的衣服,使其無法行動,構成侵害自由權;我國臺灣學者認為,不將礦工引出礦坑,構成侵犯自由權。
特點一是人身自由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只有具有公民的資格,其合法的權利才能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囚犯雖然也是公民,其行為觸犯了法律,其人身自由權中的身體自由權被依法剝奪了,但其人身自由權中的精神自由權仍然存在。如囚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有自主思考如何上訴、申訴、控告、辯護的自由。如果以強制、詐欺等手段使囚犯陷入錯誤的思維,做出錯誤的決定,像以申訴不當要加刑的錯誤認識欺騙囚犯使其不敢申訴,就是違反法律規定,對囚犯精神自由權的侵害。
二是人身自由權是絕對權,實現此種權利不需要具體義務人的積極配合。
三是人身自由權的客體是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包括身體自由和精神自由兩部分,對應的人身自由權亦包括身體自由權和精神自由權。身體自由權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作為和不作為的權利。身體自由權所包含的是公民自由支配自己外在身體運動的權利,非法限制或剝奪公民的身體自由,就是侵權行為。精神自由權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思維的權利,是公民自由支配自己內在思維活動的權利。非法限制、妨礙公民的精神自由,即為侵權行為。
四是人身自由權的行使受法律的限制。法律限制公民在行使自由權的時候,不得違反社會的公共利益,不得妨礙他人自由的行使。只有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人身自由權,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
綜合以上內容看來,人身自由權的種類還不單單只有一種,分為身體自由權和精神自由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三板掛牌業務規則詳解
2020-11-17夫妻單方擅自處分對方婚前個人財產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26什么是公產房置換
2021-03-09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雇傭關系的法律認定條件
2021-01-28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