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權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種人格權利。姓名權保護的客體是權利人的姓名。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戶籍機關正式登記的本名。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姓名權的主要法律特征為: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權。法人人格的文字標識是名稱,享有的是名稱權。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專有的客體,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標識,不僅包括正式的登記姓名,而且也包括筆名、藝名、別號等。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姓名權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肖像權
肖像權,是指人對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現、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權利,就是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
肖像權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采用攝影術或者造型藝術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內的形象的作品。肖像權為人格權之一種,是自然人對于肖像的制作權和標表使用權。法律上的肖像為自然人人格的組成部分,肖像所體現的精神特征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轉化或派生出公民的物質利益。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是基于肖像上多方面體現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肖像權規定,肖像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未經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侮辱其肖像。警方有權保留使用權。如果受害者的肖像被擅自使用,可先協商,如拒不撤銷者,可依法進行起訴,申請司法保護,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姓名權與肖像權的區別
肖像權一般有兩個要件,一是未經他人同意使用其肖像,二是以盈利為目的。名譽權則不同,可以是侮辱其肖像或聲譽從而達到貶低對方形象的目的。至于姓名權,我國法律有相關規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律霸網小編認為,對于姓名權和肖像權,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導致人們認識的不清楚甚至混亂,進而司法保護也不一致;另外,傳統觀念、社會習俗的影響,也使人們的認識受到制約。從根本上來說,姓名權與肖像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所以,區分姓名權與肖像權的不同,對各種權利的保護也應區別對待。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