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對權利主體保護自己已獲得榮-譽稱號不被“非法剝奪”的權利,均認定為榮-譽權。但對獲得榮-譽稱號之前,權利主體依法參與評選,主張獲得榮-譽稱號的權利,以及榮-譽稱號不被“非法剝奪”之外,不被否定、侵占、貶損的權利,是否榮-譽權并應獲得救濟,司法實踐中沒有一個明確地標準。學理界也沒有一致地看法。因為《民法通則》102條簡單化的規定,榮-譽權只能局限在“已經獲得的榮-譽稱號,禁止非法剝奪的權利”。而這個簡略地標準,不利于充分有效地保護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合法權益,也違背了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和立法精神。我國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而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參與評選,主張獲得榮-譽稱號的權利,就是合法的民事權益,當然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榮-譽權作為人格權的一種,是法律賦予權利主體本身所應有的權利。榮-譽權的權利主體在獲得榮-譽稱號之前,應當擁有榮-譽權,這時的榮-譽權,恰恰是獲得榮-譽稱號的前提條件。獲得榮-譽稱號之后,榮-譽權也不能和榮-譽稱號劃等號,這時的榮-譽權除了不被“非法剝奪榮-譽稱號”之外,還享有不被侵占、否定等權利。
榮-譽是特定人從特定組織獲得的專門性和定性化的積極評價。榮-譽權首先表現為法律主體以一定身份參與評價活動的權利。因為對大多數權利主體而言,參與評價的機會比最終獲得的評價更重要。如果認為榮-譽權僅指公民、法人已經獲得的榮-譽稱號所享有的權利,那么社會上絕大多數法律主體可能永遠沒有絲毫榮-譽權。事實上一部分權利主體實質上被剝奪參與評價的機會的情形早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榮-譽的授予應當是一種以明確的權益對所有可能涉及的法律主體全面開放的活動。活動的組織者、負責人應當為可能被涉及者提供平等的機會,允許他們依據各自特定的法律地位與身份,在充分的時間與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展示其符合公開標準的各項要素,以便評價人充分全面、公正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從而為自己獲得專門性和定性化的積極評價——即榮-譽稱號,之后才談得上維護榮-譽權的各項權利。
我們在確定榮-譽權的認定標準時,除了要認定已獲得的榮-譽稱號不被“非法剝奪”為榮-譽權之外,還必須認定權利主體依法參與評選,主張獲得并接受榮-譽稱號權,以及榮-譽權稱號不被侵占、否定,榮-譽證書、證物不被毀損的權利為榮-譽權,并加以保護,這是至關重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立案后會抓人嗎
2020-12-29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