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詆毀賠償金額如何確定?
1、商業詆毀行為的民事責任
我國《反法》未對商業詆毀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專門規定,可以依據《反法》第20條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01條,第120條,第20條的規定來要求賠償。
2、商業詆毀行為的刑事責任
如果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還可以依據我國《刑法》第221條,231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要承擔如下的刑事責任:
1)對自然人,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單位犯罪的,對單位處以罰金,并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進行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現實生活中商業詆毀行為的表現是形形色色、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用散發公開信、召開新聞發布會、刊登對比性廣告、聲明性廣告等形式,制造、散布貶損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虛假事實。例如,在前些年的“鄭州商戰”中,某國有大型商場不斷向鄭州及外地新聞單位和名優產品廠家寫信,聲稱鄭州某商業單位如何如何不講商業道德,希望這些單位或廠家不要再與該商業單位發生業務往來。這種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的行為,構成商業誹謗行為。又如,某日用化學品廠在電視臺發布一則廣告,用對比的手法宣稱:用其他各種洗衣粉或洗滌劑30分鐘也洗不掉的污斑,用了該廠生產的洗潔劑僅5分鐘就洗干凈了。而事實并非如此。這屬于片面夸大并歪曲事實的比較性廣告,其行為已構成了對他人的洗滌產品商譽的侵害。
(2)在對外經營過程中,向業務客戶及消費者散布虛假事實,以貶低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詆毀其商品或服務的質量聲譽。例如,在房地產經營業務中,購房者在購房時,大都到各處詢價比較,當一個購買者到甲房地產建設開發公司探知房子每平方米售價后,又來到乙房地產公司探詢,乙公司的售房員得知此情況后,竟對該顧客謊稱,甲公司的房子質量差,而且信譽不好,如果購買甲公司的房子肯定會有風險。類似這種為了競爭目的,編造、散布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常有發生。
(3)利用商品的說明書,吹噓本產品質量上乘,貶低同業競爭對手生產銷售的同類產品。例如,1992年某省洗滌劑廠在其所出售的洗衣粉產品包裝說明上寫道:“普通洗衣粉、肥皂均含磷、含鋁,會誘發人體患老年癡呆癥、組織學骨軟化、非缺鐵性貧血和助長肺病的發生等多種疾病”,并告誡人們以后再不要去買洗衣粉、洗潔凈、洗頭膏、香皂、肥皂等洗滌用品,還聲稱其生產的無磷、無毒洗衣粉無上述缺點,可放心使用。
(4)唆使他人在公眾中造謠并傳播、散布競爭對手所售的商品質量有問題,使公眾對該商品失去信賴,以便自己的同類產品取而代之。
(5)組織人員,以顧客或者消費者的名義,向有關經濟監督管理部門作關于競爭對手產品質量低劣、服務質量差、侵害消費者權益等情況的虛假投訴,從而達到貶損其商業信譽的目的。
假如你對于商業詆毀賠償等知識還有興趣,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律霸網點擊在線咨詢系統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如何發放工資
2021-03-18婚姻關系發生變化包括哪些情形
2020-11-25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全車盜搶險與車上人員責任險
2020-12-23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