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合同法》規定,主要在下列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單方行使解除權,解除租賃合同:
1、《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就是說在租賃房屋具有瑕疵(包括物的瑕疵和權利瑕疵),致使承租人無法使用,或者利益受到重要影響,或者在相當期間內不能進行使用收益的,或者租賃房屋毀損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此條規定僅限于物的瑕疵,而且限于物的瑕疵達到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程度。如果租賃房屋的瑕疵不會導致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而該瑕疵在訂立合同時即為承租人所知悉的,承租人將不得主張解除合同。
3、《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違反約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賃房屋的性質而對租賃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
4、《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遲延支付租金,經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內支付租金的。
5、《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房屋轉租于第三人的。
以上就是出租人可以直接解除合同的相關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由來司法機關按照規定來進行判斷處理,一般都是在承租人或者出租人一方存在違法的情況下,另一方才可以合法的解除合同,否則就構成了違約的情況,需要支付相關的違約金。
出租人什么情況下享有解除權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要符合什么條件
出租人可以解除租房合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