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購房還是租房,其實這個過程中都是會產生一些糾紛,當然,要是當事人一開始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相比之下產生糾紛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對于租房中的糾紛,首先需要知道究竟會產生哪些糾紛,然后才能采取措施來解決。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做詳細解答吧。
一、租房中的糾紛包括哪些
1、租房糾紛協商解決
房屋租賃當事人因租賃房屋發(fā)生糾紛的,應當協商解決,可以尋求一位無利害關系的人在場作為見證人。
2、租房糾紛協商不成的,請求調解
租房糾紛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居民自治組織或者是居委會請求調解,也可以找房管所相關工作人員解決。
3、租房糾紛協商不成的,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解決
租房糾紛協商不成的,應當按照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的民事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解決。
(1) 申請仲裁解決問題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定方式。但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雙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約定或事后達成仲裁協議。若事先在合同沒有約定,事后雙方當事人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將不予受理。
反之,雙方當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約定,或者事后已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向法院起訴,法院也將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為的效力,一旦判決書生效,當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民事訴訟解決問題
若當事人在房屋租賃合同中約定訴訟方式解決的或者在糾紛發(fā)生后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租賃當事人違反相關規(guī)定,致使租賃合同無效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租賃當事人一方未履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致使租賃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規(guī)定義務的一方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買房糾紛找哪個部門
解決購房過程中發(fā)生的房產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行政和訴訟等辦法加以解決。
(1)協商解決。
(2)調解解決。調解,是指購房糾紛的買賣雙方,在不能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時,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在房地產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或其他組織部門的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促使雙方當事人根據有關商品房銷售的法規(guī)和政策的規(guī)定,相互諒解,達成和解協議,使購房糾紛及時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
(3)仲裁解決。仲裁又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爭議發(fā)生之前或爭議發(fā)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仲裁機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地方性行政規(guī)章、規(guī)定做出對各方均具有約束力的裁決。仲裁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預,仲裁委員會與行政機關之間沒有隸屬關系。仲裁裁決一經做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仲裁裁決是終局的,不存在當事人上訴的問題。如要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購房者和開發(fā)商必須訂有仲裁協議,自愿將糾紛遞交仲裁解決。如果雙方中有一方不愿將糾紛遞交仲裁,那么就不能采用這種方式解決糾紛。
(4)行政解決。購房糾紛的行政解決,是指經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產管理機關等部門調解無效或達成協議后,當事人又反悔的糾紛,或者是購房糾紛當事人直接到行政部門投訴,由該行政管理部門對其糾紛進行處理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就方式而言,行政解決一般經過一級行政決定和行政復議兩個階段。其中,一級行政決定是行政復議的前提和必經程序。包括購房糾紛在內的房地產案件的行政復議依《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進行。
(5)訴訟解決。購房糾紛的訴訟解決,是人民法院在糾紛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共同參加下,解決購房糾紛的一種方式。購房糾紛訴訟有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兩種。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是發(fā)生購房糾紛的平等民事主體,即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組織,購房糾紛的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有些地方人民法院設有專門的房地產審判庭)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進行審理。
行政訴訟是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因不服具體行政行為而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一方當事人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另一方是對前者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購房糾紛的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進行審理。
無論是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均分為一審訴訟與二審訴訟。如果當事人對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不服,可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如再對二審(終審)人民法院的判決不服,可在兩年內申請復審。但對于已生效的判決書,債權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知道了產生這些糾紛的原因之后,在實際開始租房的時候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避免,這樣也能減少自身利益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如果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處理糾紛的話,此時可以委托專業(yè)的律師來提供幫助。
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農村戶口可以申請廉租房嗎
公租房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生產費和撫養(yǎng)費如何算
2020-12-25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贍養(yǎng)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競業(yè)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臨時工發(fā)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1-25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0-12-26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