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租賃房屋的時候,按照我國法律中的規定,要是約定的租房期限超過了6個月的,那此時當事人之間是必須要簽訂租房合同。但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對當事人來講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那到底此時要注意什么事項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1、白字黑字,一切以書面為準
有些房東在看房期間表現得十分耐心和熱情,并滿口答應家具家電一應配齊并保證使用。而在房屋租賃合同簽訂后,房東往往一口咬定,以簽訂的合同為準,不承認不履行之前口頭承諾的種種,此時租戶也只能吃啞巴虧。所以,您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把相關的事項盡可能在合同中以書面的形式體現出來,任何口頭承諾均視為無效。
2、租賃期限長短的約定技巧
目前房屋租賃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簽,不過租戶的實際租期卻有長有短,并不固定。如果是長于一年的,可以在合同中約定提前1至2個月與房東預約,簽訂續簽合同。如果實際租期不滿一年,房東卻要求簽一年的,租戶可以在合同中事先簽訂一個轉租協議,與房東或者經紀公司約定屆時轉租的相關事項,否則租戶臨時決定轉租,部分房東可能不愿意或者難以及時找到下一個房客,那么租戶就要承擔其中的損失。
3、明確房租和水電煤氣費
租房的費用一般包括房租、水電煤氣等費用。目前房租的支付方式有押二付三、押一付一、押一付三等方式使用比較普遍,業主及客戶都相對認可的方式是押一付三。另外,租戶還應與房東或者經紀公司約定有線電視費、保證金的支付額度以及支付方式,確定后期使用時產生的水電煤氣費用的交付方式及時間,以免后期使用出現麻煩。
4、電話寬帶不使用要及時停機
在簽訂合同時不好確定電話、寬帶的狀況,往往在簽訂合同后才發現房東或原租戶拖欠了大量的電話費,或者是寬帶無法順利安裝,對后期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因此,您在簽訂合同時要特別注意有無電話機,是否能夠順利安裝寬帶,是否拖欠費用。如果有電話,租戶在租期內并不使用,要及時通知房東或經紀公司辦理停機。
5、清點屋內設施,
租戶要詳細清點屋內設施,把使用到的家具家電以及可能使用不到的設備都要寫進合同。比如地面、墻面、門窗等裝修狀況,抽油煙機、燃氣灶、坐便等固定設施等等。除了寫清楚是否有該項設施外,還要明確設施的新舊程度、有無損壞。否則租期結束后,房東會根據簽訂的合同要求租戶進行賠償。
6、有更改需雙方簽名確認
在修正房屋租賃合同時,一定要租戶及房東雙方簽名確認,并注上日期。如果后期發生屋內設施維修,就可以憑借合同來確定是人為損壞還是自然老化,最后的物業交割也會更加順利。
二、租房押金什么情況下能退還
1、如果租賃合同沒有明確押金的性質或規則,則押金作為租賃預付款處理,無論如何都要返還的。
2、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訂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房東應于租賃關系消除且租客遷空、點清并付清所有應付費用后的當天將租房押金全額無息退還租客。
4、租房期間有財產損失可以相應扣除押金,押金在扣除財物損失后應該退還。
5、在沒有明確約定押金性質的情況下,押金的作用是為房屋及屋內財產設定的一個擔保,租賃期間如造成出租人房屋及室內設施的財產損失則從押金里扣除。
6、如沒有造成該損失則合同期滿或者解除合同時應予退還。
7、租房押金不退的問題可以雙方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可以收集證據,向法院起訴。
當事人在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最好先了解清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樣簽訂的合同才能對其利益做出保護,否則即使簽訂了租房合同,也是會對其利益造成損害的。而按照租房行業的慣例,在進行房屋租賃的時候需要承租人支付一定的租房押金,通常是支付一個月房租作為押金。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是什么
合同到期承租人對所租房子做的裝修裝飾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分期付款買手機,不還錢也不還手機會怎么處理
2020-12-28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