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賣個人信息應立法制裁
楊立新告訴記者,在社會生活中,侵害個人信息的行為比較普遍,例如倒賣個人信息;一些掌握大量個人信息的單位、工作人員將個人信息批量盜賣,獲取利益;非法獲得個人信息的單位或者個人,大量發送垃圾信息、垃圾郵件,騷擾個人生活安寧,甚至進行網絡“人肉搜索”,造成個人痛苦。
他認為,我國現在對網絡信息的規制還主要是行政規章。從總體上看,對個人信息保護還存在較多問題,一是缺少具體的規定;二是民法規范、侵權法的規范還不夠具體明確;三是對于行政法規范的級別太低,基本上是規章。而國外許多國家,對于在網絡上侵害他人信息的行為,都是予以刑事制裁、民事制裁,比較完善。以美國為例,在網絡上更重視的是保護私人的著作權,2000年專門制定了千禧年網絡數據版權法案,特別保護著作權不因網絡上的使用而受到損害。
楊立新說,我國應當加強立法,對于嚴重侵害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侵權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予以制裁。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第一,立法的宗旨應當是有利于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個人的隱私權,同時要兼顧保護公民的表達自由;第二,應當加強對侵害個人信息、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制裁的力度。堅持對于構成犯罪的侵害個人信息、隱私權的行為確定刑事責任,予以刑事制裁。對于違反侵害個人信息、個人隱私權的民事違法行為,應當特別明確規定構成侵權責任,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甚至可以規定懲罰性賠償責任。同時,對于行政法的制裁也應當加強,對于違法的單位,予以行政制裁。三種法律責任三管齊下,就能夠遏制網絡侵害個人信息的嚴重勢頭,保護好網絡安全、個人信息和隱私權。
楊立新特別指出,要注意規定那些有權收集個人信息的單位、機關等的行為。有權收集個人信息,但不能違法使用,違法使用同樣構成侵權責任或者犯罪行為。同時,對于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教育和管束,防止他們利用職權盜賣個人信息。網站、銀行、電信、醫院、郵政等,都是重點單位,應當加強防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法律意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3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