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非法行醫怎么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依據《刑法》的有關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環,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本罪與醫療事故罪的界限
二者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后果,它們的區別主要在于: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不具有醫師執業資格的人,而后罪的主體是醫務人員。
(2)主觀方面不同。本罪行為人對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后果所持的心理態度,既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而前罪對造成嚴重不良后果所持心理態度只能是過失。
(3)客觀方面不同。本罪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身體健康嚴重后果的原因既可以表現為責任過失,也可以是技術過失,而后罪則僅限于責任過失,技術過失不構成犯罪。
非法行醫的犯罪事實,應當根據非法的醫療救治活動來認定,特別是對于不具備醫療資格的人員進行了醫療活動的,必須對患病的人員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法律上已經明確規定了相關處罰的標準,應當基于實際情況處理。
遇到非法行醫要怎么處理?
非法行醫罪的刑事責任是什么?
關于非法行醫罪的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效力能調解嗎
2021-03-16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屬于交通事故工傷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12-03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征地拆遷補償不合理,什么時候維權合適
2021-03-24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