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條規定有哪些?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條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登記取得或者根據物權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取得建筑物專有部分所有權的人,基于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商品房買賣民事法律行為,應當認定為物權法中所稱的業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章第七十條 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
第七十一條 業主對其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二條 業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并轉讓。
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的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與有些國家規定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是同一概念,加上“業主的”三個字,是因為“業主”、“物業”的含義已經為人們所熟悉,為了便于人們理解,故將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之前加了“業主的”三個字。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解釋》對業主進行了擴大解釋,即基于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商品房買賣民事法律行為,已經合法占有建筑物專有部分,但尚未依法辦理所有權登記的人,可以認定為業主。
二、建筑物所有權區分
一般認為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享有三個方面的權利:
①對專有部分享有的專有所有權;
②對共有部分的共有權;
③因共同關系所產生的成員權。成員權又稱社員權,是指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基于在一棟建筑物的構造、權利歸屬及使用上的不可分離的共同關系而產生的,作為建筑物的一個團體組織的成員而享有的權利與承擔的義務。共有所有權是建筑物所有人對建筑物指共用部分所享有的占用、使用及收益的權利;其中,全體所有人的公用部分主要由電梯、樓梯、走廊、庭院、管道、屋頂、地下室等等;部分所有人的共用部分主要有:各單元內的樓梯,各樓層之間的樓板,兩套住宅之間的隔墻等。各共有人在分享權利時應當以共用部分的本來用途使用共用部分;并分擔共同的費用和負擔;不得擅自對共用部分進行修繕或拆除等。
建筑物的所有權一般都是業主本人,通常情形下,公民在購買建筑物之后,都會在開發商所提示的時間范圍內,到制定的單位,辦理房產證等手續,在其拿到土地使用證之后,可以將所有權,或者是使用權,轉讓給其他的民事主體。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規范的內容是什么
建筑法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0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020-12-22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