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李*文(再審被申請人)。
被告唐*維(再審申請人)。
原、被告同在本縣灣潭鎮衛生院工作。2003年8月27日,原告李*文之父在本縣牛莊鄉病故,被告唐*維代收灣潭衛生院部分同事、親友禮金,有的贈與50元,有的贈與100元,數額多少不等,清單載明共計2850元(其中包含唐*維本人贈與給李*文的禮金100元)。次日被告乘車到牛莊吊唁,途中不慎全部丟失。與李*文見面后,被告唐*維將禮金清單交給原告的同時說明丟失情況,并承諾該筆禮金由自己以后償還。原告李*文安慰被告的同時,也應允了唐的承諾。之后,唐*維兩次明確表示借貸還款。訴訟之前,原、被告雙方因其他事產生矛盾,李*討該筆債務,被告拒付,雙方產生糾紛,因此原告訴至本院,請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清償債務。被告辯稱:我受托代收禮金2850元,丟失是事實,但這是與委托人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與原告不構成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原告主體不適格,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審判]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本案原告與被告之間債權債務關系成立。有被告親筆書寫已交付給原告的禮金2850元的清單名冊,伍*俊、張*耀、劉*林、杜*姣、李*斌等人關于禮金丟失一事及唐*維的承諾內容等證詞及開庭筆錄在卷佐證。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唐*維代原告收取的2850元的禮金,是基于饋贈者與受贈者李*文的贈與關系,收取行為一旦發生,李*文對該筆禮金就享有所有權。但由于唐*維過失將禮金丟失,只將禮金清單交給原告,并承諾該筆禮金今后由自己負責歸還。上述行為的發生,即與原告構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原告的債權應受法律保護。被告關于該筆禮金是與饋贈者的委托合同關系,與原告沒有任何法律關系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8條之規定,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判決:唐*維在判決生效5日內一次性清償原告李*文債務2850元。案件受理費500元由唐*維承擔。
一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被告唐*維不服原審判決,認為原審判決處理錯誤。提出申訴,申請再審。其理由同原審中之辯稱內容。即認為其受托代收禮金丟失是與委托人之間的委托合同關系,與原告不構成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原告主體不適格,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起訴。
再審查明的事實部分與原審認定事實一致。除原審證據外,在再審庭審中舉出證據有:被申請人李*文的證人關*新、覃*峰出庭作證,證明李*文之父病故時收取人情禮金的管賬人系關*新、管錢人為覃*峰,并舉出禮金記帳本上關*新寫有“灣潭衛生院2900元丟失(空帳)”、“交帳:2900元空帳丟失:唐醫生丟失,經李*文同意,先上賬,但未交錢”。申請人唐*維再審庭審時舉證有:1、2004年12月30日退給灣潭衛生院院長杜*姣禮金200元、退給灣潭衛生院200元的收條各一份。2、王*超2004年11月20日收條一份,收到唐*維退還禮金50元,申請人唐*維認為退還禮金說明雙方是委托關系。
本院再審認為,1、申請人自稱禮金不慎丟失。申請人唐*維與被申請人李*文見面后,唐將本人寫有禮金數額的名冊清單遞交給李*文,李接受名冊清單后,應視為交付,即委托、贈與的過程履行完畢。禮金名冊清單體現的不僅是經濟利益,它反映的是人們的一種感情價值,屬精神范疇。2、申請人唐*維將名冊清單交付給李*文后,承諾該筆禮金由自己以后償還,李當即表示同意,當時有旁人在場并有證言證明,申請人承諾歸還該筆禮金而李同意歸還時,雙方即形成了禮金債權債務關系,唐*維負有償還禮金債務義務。3、訴訟過程中,申請人唐*維未經判決私自退付禮金450元行為,系訴訟中個人私行為,應由唐自行處理。
本案經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8條之規定,判決如下:維持本院(2004)五民初字第658號民事判決,即原審被告唐*維清償原審原告李*文債務2850元。原審訴訟費500元維持原審不變,再審訴訟費500元本院決定免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