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醫療糾紛,首先可以醫患雙方進行協商調解,調解不成的,醫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衛生行政部門受理后會指派專人妥善保管原始資料,封存有關醫療物品,組織工作人員展開調查,并形成文字材料。調查研究后,衛生部門會給出處理意見,一般會再次協商調解。
協商不成的,會建議則建議患者或家屬訴諸三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如對三級鑒定結論不服,可申請復儀或二級鑒定。如仍不服,則申請復議和一級鑒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單位根據鑒定結論和有關法規及制度作出相應處理。如對處理結果仍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然,雙方自行協商、請求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都不是必經程序,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二、醫患糾紛調解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發生醫療糾紛雙方先進行調解,調解的方式有三種,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式或者一種調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進行調解。調解方式如下:
1、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尊重患方知情權的義務,應當就患者病情及診斷治療經過做出專業性的說明解釋,加強與患方的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調解:醫患雙方通過溝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則,互諒互讓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的,應當簽訂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簽字蓋章。
3、第三方調解。醫療糾紛可以衛生行政部門第三方來進行行政調解。第三方處于居中地位,通過規范教育,說服引導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
三、鑒定機構受理后如何處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托書后,應對委托人的委托事項進行審核,并作出如下決定:
1、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司法鑒定委托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鑒定委托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托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于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并向委托人說明明理由;
4、對于函件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是引發糾紛的主要因素之一,處理醫療糾紛有幾種方式,其中調解是比較常見的。蕪湖市醫患糾紛調解的機構是當地的衛生部門,其受理患者要求后,會進行調查,查清糾紛的過程及事實真相,根據掌握的情況在雙方之間進行調解,如果調解還是無效,下面就的走仲裁或者訴訟程序。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中醫療機構舉證責任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合同存在漏洞如何應對
2021-01-26醫療美容糾紛法院判決實例
2021-01-26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