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看行為人有無傳播虛假事實和主觀過錯
案情:王某在與李某離婚訴訟的庭審中,陳述他們婚姻關系破裂的原因是案外人王某某的第三者插足、王某某與李某之間有不正當男女關系等等。當時除雙方當事人及代理人在場外,還有多人正在旁聽。王某某認為王某的言辭侵害其名譽權,遂起訴至法院。在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及名譽權糾紛的訴訟過程中,王某均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所陳述的上述內容屬實。
分歧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王某在離婚訴訟公開開庭審理過程中,捏造事實誹謗王某某,損害了王某某的人格形象和名譽,足以引起公眾對其社會評價的降低,其行為已構成對王某某名譽權的侵害。另一種意見認為,王某是離婚訴訟的原告,充分陳述案情是其訴訟權利,即使陳述可能涉及第三人的隱私或名譽,但由于處于特定的場合,故不能視為違法行為而承擔民事責任。
評析:筆者贊同第一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公民依法向有關部門檢舉、控告他人的違法違紀行為,他人以檢舉、控告侵害其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見,檢舉、控告應為名譽權侵權的免責事由,但該條又規定:“如果借檢舉、控告之名侮辱、誹謗他人的,造成他人名譽損害,當事人以其名譽權受到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所以,在我國,檢舉、控告只是作為名譽權侵權的相對免責事由,即只在一定條件下,為了加害人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保護提供真實信息或者可能提供真實信息者,適當考慮加害人的主觀方面等因素,而免除加害人提供不實信息可能構成名譽侵權的民事責任。相對免責事由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如果加害人濫用免責事由也應承擔責任。
其次,從我國司法解釋的規定看,加害人如借檢舉、控告之名捏造虛假事實侮辱、誹謗他人,并造成他人名譽損害,應被視為濫用相對免責事由。本案中,王某向法庭陳述不利于王某某名譽的事實,因無證據證明為真實的,故應當認定為虛假事實。但認定王某的陳述是否構成誹謗,關鍵要看王某有無傳播虛假事實的行為,以及其主觀上有無損害王某某名譽的過錯。司法人員因受到職業道德和工作紀律的約束,不能夠隨意將當事人的有關言辭加以傳播或就此公開評價當事人的名譽、品質,所以司法人員不應列入參與社會評價的“公眾”范圍。但在本案中,王某的不實言辭不僅為審理案件的司法人員所獲息,而且已經為參加庭審旁聽的多人知曉,故應認定為已向第三人傳播。
與刑法中誹謗罪的構成相比,民事侵權行為中的誹謗構成要寬泛得多,不以故意為限。對民事侵權中侵害公民名譽權的,對于加害人的過錯應當采用推定方式,如果加害人不能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則應根據綜合因素,推定加害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在本案中,王某陳述的事實與離婚案件的案情有關,故不宜認定王某具有侵害王某某名譽的主觀故意,但王某應當知道其陳述可能導致王某某名譽受損,卻仍然予以當眾公布,故應推定王某主觀上具有過失。
另外,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對于“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雖然王某陳述與案件有關的案情是其訴訟權利,但其完全可以申請不公開審理以避免他人名譽權受到損害,其在有多人旁聽的公開庭審場合公布不利于王某某名譽的虛假言辭,屬于“非為必要的公布”或“公布超過必要的范圍”,也屬濫用相對免責事由。
綜上,筆者認為,王某在庭審中的虛假陳述屬于誹謗,其濫用了名譽權侵權的相對免責事由,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捏造事實破壞別人婚姻的法律后果
2021-01-04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標準
2021-01-25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