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隱私隱私權名譽財產權
[正文]
在對隱私權的已有研究中,學者多從純粹思辨的法哲學層面對隱私權進行權利證成,主要關注的是隱私權的正當性問題,而對隱私權的實證分析關注不夠。我們認為,對權利的法哲學證成是很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但僅僅停留于證成還是不夠的,權利還要實現。而在對權利實現的研究中至少應當考慮效率的問題,因為畢竟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而經濟分析法學恰是以理性人作為前提假設,將效率(效益)作為法的宗旨,從成本——收益的角度對法律進行經濟分析,主張以價值極大化的方式分配和使用資源(權利也是一種資源)的法學理論。所以,經濟分析方法是我們研究權利實現中的效率問題時一個基本的方法。本文嘗試使用經濟分析法學的分析方法,以法律效率為目標,從成本——收益的角度對隱私權進行經濟分析,以期厘清隱私權中所蘊含的經濟理性,從而為隱私權的實現奠定理論基礎。
一、隱私權的界定
(一)隱私權概述
隱私的意識或觀念,在人類的始祖以樹葉遮蔽身體時,已朦朧形成。但隱私權作為一項法律權利被提出來,卻是距今僅百年的事情。通說認為,1890年美國人**爾D?沃-倫(SamuleD.Warren)和路*斯?D?**代斯(LouisD.Brandeis)在《哈佛法律評論》(第四期)上發表的《隱私權》一文是有關隱私權的第一篇法學專論。自此以后,法律實務和法律學說都對隱私權問題開始了孜孜不倦的探索。①隱私權在實踐中和學說上都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其內容也是在不斷變化發展著,但至今也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沃-倫和**代斯在其《隱私權》一文中將隱私權界定為生活之權利和不受干擾的權利,內容為個人對其自身事務的公開揭露權,其所保障的是個人的思想、情緒及感受,或者不可侵犯的人格。[1]托*斯?庫-利將隱私權定義為不受干擾之權利,認為隱私權就是使得個人能保留獨處而不受干擾的權利。[2](P387)艾-倫?維斯丁在《隱私與自由》一文中將隱私權界定為個人、團體或公共機構自主決定何時、以何種方式、在什么程度上與他人溝通自己的信息。[2](P388)此外,主要還有人格理論和親密關系理論。人格理論認為隱私權雖然是以維持個人生活的獨立完整、不受侵擾為目的的,但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決定是否將自己的私人信息公開以及是否拒絕別人對其身體及住宅進行搜索等等,呈現的都是一個人對其人格的主張,其目的在于保持個人人格尊嚴。[2](P390)親密關系理論認為隱私權其實是將所謂的公眾或社會生活與私人生活或私密做一區分,有針對性地劃分出一個專屬于個人的“親密關系”加以保障以避免他人、公眾、社會侵擾之權利。[1]
正如RichardS.Murphy教授所言:“‘隱私權’這個短語像是一個變色龍。它的應用范圍從一個人的家或人不受物理侵犯的權利,不受政府干涉而做出一定個人性的和隱秘性的決定的權利和防止一個人自己的名字和形象免于商業性‘公開’的權利到這三者的結合。”[3](P2381)**德?A?波斯納教授認為隱私權的范圍還包括“從墮胎到訛詐,從偷聽電話到醫療和個人記錄的秘密,從名聲的權利到對廣告中使用名字和形象的控制,以及房主免于未要求的廣告宣傳品打擾的權利,一直到證據法中的法定特權,如律師的特權”。[4](P121)隱私權涵蓋的范圍如此之廣,以至于使人們很難界定出一個舉世認同的精確定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農村承包荒山的價格是多少
2020-11-21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