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國家越來越關注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有時候會遇到醫療機構職工侵犯自身權益的行為,在這時就需要解決,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醫療糾紛有專門的解決途徑,那么醫療糾紛哪里投訴呢?下文為大家介紹相關內容。
一、醫療 糾紛去哪里投訴
1、雙方協商解決(對于民事賠償部分,雙方可以協商解決),請求向醫療機構有關部門投訴。
2、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衛生局)投訴
3、向法院提起訴訟(可以直接就賠償數額提起民事訴訟,如果對衛生行政機關的處理結果不服的,也可以提起衛生行政訴訟) 以上三種手段均可采取,但不管哪種方法,都最好先進行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的鑒定是由各地的醫學會組織進行的.當事人可以向當地的醫學會提出申請,當事人在提交相關材料后,醫學會應該在45日內組織鑒定并得出鑒定結論.這就是采取下一步行動的依據,當然,如果對鑒定結論不服,可以申請上一級鑒定,但不能對鑒定委員會提起訴訟.
二、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調解
首先發生醫療糾紛雙方先進行調解,調解的方式有三種,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式或者一種調解不成功再用其他方式進行調解。調節方式如下:
1、醫患溝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尊重患方知情權的義務,應當就患者病情及診斷治療經過做出專業性的說明解釋,加強與患方的溝通,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2、調解:醫患雙方通過溝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則,互諒互讓達成一致和解意見的,應當簽訂協議書,由醫、患雙方簽字蓋章。
3、第三方調解。
三、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司法鑒定
如果糾紛不能成功調解,那么可以進行司法鑒定,根據司法鑒定結果走法律程序進行處理。司法鑒定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司法鑒定。一般在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
醫療糾紛處理程序之法律訴訟
司法鑒定之后可以進行法律訴訟,法院判決之后,任何一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受理法院的上級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原一審判決不生效。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上訴期滿未上訴或兩審終審后,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相關規定來看,人們可以先和醫療機構進行協商,當然可以向醫療機構的相關部門投訴,協商不成可以向醫療衛生管理部門投訴,如果這兩種方式解決的結果都不好,那么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這些途徑都是可以保障當事人權益的。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2020年最新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樓頂物業違建怎么處理
2021-01-05股權轉讓協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