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一種用于檢查爆炸物的新型安檢設備,開始在亞利桑那州國際機場投入試用。它能夠發現藏在衣服底下的爆炸物。可是,由于它能透過衣服看到人體輪廓,因此也引發了一場有關隱私權的爭議。
隱私權在美國一直可以追溯到兩百多年前的憲法修正案,尤其是第四修正案,規定了“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在當時,這樣的要求還不是嚴格的“隱私權”概念。人們對隱私的概念以及敏感程度,是在文明程度提高之后,逐漸提高到一個要求法律保護、理所當然的要求。
因此,在建立美國憲法的一個世紀后,才有了第一個關于隱私權的案子,而且還是敗訴的。1905年,在我們居住的佐治亞州最高法院法官柯-伯在判例中闡述了這樣的原則:“個人在社會中雖然必須放棄部分自然權利,但并非全部權利均須拋棄。個人可以決定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展現他自己,這是自由權的一部分。”當時的隱私權被看作民事權。案件也基本上是民事糾紛。
那么,政府為了抓罪犯破案,是不是可以侵犯隱私?又可以侵犯到什么地步?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處于禁酒期。政府大量監聽違反禁酒法的嫌疑人,1928年,聯邦最高法院法官**代斯在一個政府竊聽案中表示,“凡侵犯個人隱私權的國家行為,皆被視為違反憲法第四修正案的行為”。從此,隱私權被視為政府不能侵犯的憲法權利。
世界越來越趨于全球化,這種規范開始受到來自外部世界戰爭威脅的沖擊。比如說,二戰的戰爭環境,監聽可疑的間諜如何規范?在長達近五十年的冷戰期間更是如此。永遠存在這樣的問題:假如對情報部門放松,那么,這樣的機構它的本能就是擴張權力和范圍,假如規范過嚴,又可能傷害國家安全。所以,法律不是非常簡單的判斷,而是在一個個具體案件中掙扎。到1968年,國會第一次建立具體規范電子監聽的聯邦法規。而對每個個案,還是必須謹慎判斷。
此后,可以說,人對隱私權的敏感度越來越高,要求也越來越高,客觀條件和外部環境的改變,卻使得隱私權的保護變得越來越困難。法律總是跟在形勢發展后面的,新的形勢總是給法律帶來新的難題。在21世紀,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尤其在電腦技術發生“躍進”之后,又遇上了所謂恐怖主義的時代。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是,即便不說是突變,也可以說是一個急速變化。機場安檢是人們最能夠感覺到的變化。當然,還有許多感覺不到的地方,例如對恐怖活動嫌疑者的監聽和財務往來的檢查,等等。法律遇到的許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現在需要的,就是認真對待每一個法律可能遇到的細節。例如,機場新設備出來,是不是涉嫌侵犯隱私這樣的問題,需要不斷有民間團體關注、提出疑問來,要容許隨時作出司法挑戰、司法判斷的時候,必須不受白宮的干擾。這樣,才可能逐漸在一個新的時代,法律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關鍵是,這必須是一個開放式的過程,是在公開的監督和爭論中,逐漸達到一個既不背離原則、又不脫離現實的平衡,而不是政府一個部門說了就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判有期徒刑的人有選舉權嗎
2020-12-27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破產清算后還有債務怎么辦
2021-03-22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土地流轉后農民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