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約定單位承擔違約金
我國勞動法對于用人單位承擔違約責任并無禁止性規定,故雙方的特別約定并不違法,應屬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除法定情形以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禁止約定違約金的立法主旨是為了糾正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的弱勢地位,保障勞動者具有的一定程度的就業自由。按照該法的規定,勞動者應當承擔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兩種:一種是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須向用人單位支付以培訓費用為限的違約金;一種是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勞動者因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須向用人單位支付約定的違約金。除此之外,用人單位無權要求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金,即使雙方在勞動合同中對違約金作了明確約定,也因該約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的強制性規定而歸于無效。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均未有任何條款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進行立法干預,即勞動合同約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法律規定之外的違約金并不與現行的勞動法律法規相互沖突,而且法律也并不禁止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更高的補償。因此,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如系雙方簽約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并不存在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的情況的,應可以適用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依法認定合同條款有效,應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減少。此條款規定表明違約金的設定是以補償為主,同時兼具懲罰性,違約金數額是否過高,應以實際損失為基礎。法院在兼顧勞動合同履行狀況、勞動者的入職時間、工作崗位及工資標準,再根據公平合理及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綜合衡量,以此酌定違約金數額是正確的。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當時不給算違法嗎
2020-12-02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股份公司募集設立流程是什么
2020-12-15自己貸款能用別人的抵押物嗎
2021-03-21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