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2012年3月15日,張-欣與北京某房地產公司(開發商)簽訂了《認購協議書》,購買了位于順義區的一套房子,用途是商業。《認購書》上第三條明確規定了,張-欣向該公司交納五萬元定金,并在七日內簽訂買賣合同,如果合同不簽定金就不退了。之后,開發商開據的收據也明確了不買定金不退的字樣。
2012年3月20日,在雙方協商合同時,張-欣提出自己購房的目的是想經營一家餐廳,房地產公司考慮到油煙排放、擾民等問題不同意用于餐飲經營。雙方爭執不下,導致合同未能簽訂。張-欣認為如果無法經營餐廳,自己購房的目的不能實現,房就不想買了,遂要求退回定金,但遭到了開發商的拒絕。開發商說《訂購書》已經明確說了不購買定金就不退回,所以要退定金那不是可能的。
法律規定:
最高法《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定:“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于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于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律師解析:
上述法律規定中,最重要的字眼是“因不能歸責當事人雙方的事由”,這決定了定金是否可以退回。實踐中,法院一般是查明雙方是否存在過錯或是違約行為導致合同無法訂立。如果是由于一方過錯或是違約導致合同無法訂立的,過錯或違約方將承受定金罰則的懲罰。而如果雙方并無過錯或是違約行為,只是就合同條款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或是其它事由的導致無法購買的,收受定金的一方就應退還定金。
本案中,雖然開發商在《訂購書》和收據中一再強調不購買定金不予退還。但事實上,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對房屋用于餐飲經營達不成一致意見。而在房屋用途明確為商業的前提下,雙方只是站到了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無法簽訂合同本身并不存在故意或違約。因此開發商應當退回定金。
值得提醒的是,在實踐中,經常會有當事人使用“誠意金”或“訂金”這樣的字眼。這二者都不是規范的法律概念。在沒有明確約定為定金的情況下,在法律上只能視為一種預付款,將不具有擔保的性質,也不適用定金罰則。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選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