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是醫療人員違反相關規定導致的。那么,在醫療過程中,出現了相關醫療事故后,具體應該怎么處理?處理的步驟和流程有那些?什么才是正確的處理模式?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處理程序:
1、醫療糾紛發生,患者及家屬向醫療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投訴,提出查處要求。
2、醫療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接到投訴后應立即指派專人妥善保管原始資料,封存有關醫療物品,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如病人死亡應主動提出尸體解剖。
3、組織醫療行政管理部門展開調查,并形成調查報告,必要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鄉村醫生發生的醫療糾紛由批準開業的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
4、熟悉有關法規和制度。
5、處理醫療糾紛時,如出現患者及其家屬毆打醫務人員,擾亂醫療工作秩序,應及時報告保衛部門和公安部門,請求協助處理。
6、如系一般醫療糾紛,在調查后,則可由醫務部(處,科)與病人協商解決。如病人或家屬不能接受,則將調查結果報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或醫療單位領導。
7、醫療糾紛處理小組或醫療單位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具體研究,查找問題,吸取教訓,制訂出處理意見。
8、將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或醫療單位處理意見與病人或家屬商談,爭取協調解決。如確屬醫療單位問題,必要時予以經濟補償或賠償。醫療糾紛的發生和處理情況應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9、如糾紛仍未能解決,建議患者或家屬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患者或患者近親屬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醫療事故爭議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10、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單位根據鑒定結論和有關法規及制度作出相應處理。
11、如病人或家屬對一級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最終鑒定結論仍然不服,則可訴諸法院。患者或患者近親屬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情況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2、根據法院判決結果作出相應處理。
如是醫療事故,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處理。如是非醫療事故行為,醫院在搶救過程中存在過錯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計算賠償標準,如下:
1、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2、喪葬費
3、被扶養人生活費
4、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相關條文——
第2條 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第18條 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尸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并簽字。
第33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37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第40條 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不予受理;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受理的,應當終止處理。
第46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48條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律霸小編提醒您,雖然事故是大家都不愿意遇到的,萬一出現相關情形后。患者和家屬怎么處理才是正確的,怎么才能盡快獲得相應賠償。本文為您詳細解析。
相關閱讀:
醫療過失如何賠償,賠償范圍有哪些
醫療事故怎么申訴,有哪些程序
醫療事故是什么,不屬于醫療事故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合同協議書違法嗎
2021-01-03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