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執行主體改變如何支付利息
1、變更被執行人。
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的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依此來看,人民法院依職權變更被執行人原因有兩種:一是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二是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在這兩種情況下,若他們的權利義務已經由承受人承擔,那么,承受人承受的是被執行人的全部權利和義務。
顯然,作為被執行人應支付的遲延履行利息應由變更后的被執行人承擔。但是,當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等于或少于承受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那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74條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遺產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被執行人,由該遺產繼承人在遺產的范圍內償還債務。”對超過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的遲延履行利息,作為變更后被執行人也就是遺產繼承人不承擔履行義務。
2、追加被執行人。
人民法院依職權追加被執行人的,該被執行人和原被執行人對債務的履行是一種共同承擔的關系,其實際是一種連帶的民事責任。追加被執行人并未減輕或免除被執行人的義務,因此,如同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由追加的被執行人和原被執行人共同承擔一樣,遲延履行利息也應有他們共同承擔。案件的具體操作是既可以執行原被執行人,也可以執行追加的被執行人。
二、借款利息應當如何確定
在借款合同中,借貸雙方互相負有義務,貸款人有按約定的日期和數額提供貸款的義務;借款人有按約定的期限、數額返還貸款、支付利息的義務。支付利息是借款合同履行的重要內容。
《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辦量借款業務利率的上下限確定。”
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8月31日發出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3倍(包含利率本數)。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根據以上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利率也不能由借貸雙方隨意確定,要受一定的限制,超出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限度的,超出的那部分利率不受法律保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被執行主體改變如何支付利息”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被執行人主體變更的,延期執行的利息應該由變更后的被執行人承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方案及程序
2020-12-22小孩的撫養權能寫進婚內協議嗎
2021-01-25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支票有效期
2021-01-06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