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執行法律依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二、中止執行的程序
1.中止執行的原因一旦發生,人民法院即應依職權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
當事人發現中止執行的原因存在時,應積極地將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執行的申請。
2.中止執行的裁定,一旦送達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
中止執行的裁定書應當寫明執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執行人員簽名或蓋章,并加蓋人民法院公章。
執行中止是暫時性的,引起執行中止的原因一消失,即應恢復執行程序。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法中止執行的意思是在案件執行程序中,出現法定特殊情況后,法院要依法裁定中止執行判決;民事訴訟法對中止執行的情形作了概括性描述,最高法院的相關解釋則作出了具體性的描述,在上文中,均有所體現;需要注意的是,中止執行只是暫停執行,如果中止執行的法定情形消失,就將進入到恢復執行程序中,這一點要和終結執行相區別,更多相關知識,歡迎瀏覽律霸網網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