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范圍——名冊制
按照我國現行的《仲裁法》,仲裁委員會擁有專門的仲裁員名冊,只有那些列入名冊的人,才有可能被指定為仲裁員[3]。那么“名冊制”實際上就是“強制名冊制”,即使《仲裁法》本身未使用強制名冊制的概念。誠然,實施名冊制有利于保證仲裁員的水平,從而有利于保障仲裁的水準和公正性。而且仲裁程序中,仲裁員既從名冊中選出,對方當事人不能抗辯仲裁員的資格條件,有利于減少拖延程序。然而,名冊制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強制名冊制最大的缺陷是限制了當事人選任仲裁員的自由意志。其次,仲裁員名冊的內容過于簡單。由于《仲裁法》第13條僅規定仲裁機構得按專業設置仲裁員名冊,而未規定仲裁員名冊所應具備的具體內容,導致實踐中各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名冊比較簡單。常見的名冊僅載明候選仲裁員的姓名、性別、年齡及寬泛的專業領域,對專業背景、職業簡歷、國別、住址等這些當事人選擇仲裁員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卻只字未提。再次,強制名冊制不利于吸納、培養專業人才。實踐中,仲裁員幾乎等于終身制,使得仲裁員隊伍新陳代謝緩慢。
于我國的上述做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其它許多國家設立的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包括國際商會仲裁院、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等,這些機構或者沒有專門的仲裁員名冊,或者即便有名冊,當事人在選擇仲裁員時,也不受此名冊的限制,我國不妨可以借鑒一下外國的做法,將強制名冊制改為推薦名冊制,推薦名冊制下仲裁員名冊應載明以下內容:候選仲裁員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專業背景、從業簡歷、現工作單位和實際居住地。有些學者認為還應包括聯系方式(包括電話、傳真等等),筆者個人認為不具有該項內容并不會影響當事人合理選定仲裁員,反而更有利于避免當事人與仲裁員之間的不當接觸,從而保障仲裁員的獨立性。對于當事人在名冊外委任的仲裁員,應提交證明該被提名者符合仲裁法規定的仲裁員資格條件,并充分披露兩者之間有無可能對仲裁員公正性產生具有正當理由的懷疑而導致回避的情形。對于強制名冊制的改革,有學者提出這樣的建議。我們不妨去嘗試一下:在現行制度的基礎上,可以實行仲裁員資格認定和注冊制度。凡是符合我國仲裁法規定的條件的人士,經過一定的有關解決爭議課程的培訓,考試合格者,可由專門的機構頒發仲裁員資格證書。凡是取得該資格證書的人士,當事人或者仲裁委員會主任均可指定其為仲裁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生存保險可以買嗎,生產保險與死亡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