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幼學瓊林》:“世人惟不平則鳴,圣人以無訟為貴”
B.《弟子規》:“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C.《增廣賢文》:“禮義生于富足、盜出于貧窮”
D.《女兒經》:“遵三從,行四德,習禮義,看古人,多賢德,為法則”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中國法制史中的法律觀念與司法制度。
選項A正確。“世人惟不平則鳴,圣人以無訟為貴”反映了“無訟是求”的思想。
選項B正確。“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反映了輕視權利,忍讓,息訟的法律思想。
選項C正確。只有實現物質和精神的共同富足,才能產生禮義,否則就會滋生盜賊,這反映出法制必須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
選項D正確。這里要求女子遵守三從四德,學習禮義,溫良賢德,這是古代法律對女子行為品德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