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用情形不同
如果當事人沒有另外約定,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適用普通程序;凡是爭議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的,或爭議金額超過人民幣50萬元并經一方當事人書面申請并征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書面同意的,適用簡易程序。
2.仲裁庭的組成不同
根據《仲裁規(guī)則》的規(guī)定,仲裁庭分為獨任仲裁庭和合議仲裁庭兩種。獨任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員組成,合議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當事人可以約定仲裁庭的組成形式。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由一名仲裁員組成獨任仲裁庭予以審理。對于其他大部分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一般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合議庭審理。
3.答辯和反請求的期限不同
國內案件以及簡易程序案件的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20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秘書局(處)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明文件。涉外普通程序案件的被申請人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內向仲裁委員會秘書局(處)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明文件。被申請人可以對答辯進行補充或修改。被申請人應當在仲裁庭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交答辯材料。仲裁庭認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適當延長此期限。仲裁庭有權決定是否接受逾期提交的答辯書。
被申請人可以在仲裁程序中提出反請求。反請求最遲應在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天內(涉外普通程序案件)、20天內(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庭認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適當延長此期限。
4.首次開庭通知的時間不同
仲裁案件第一次開庭審理的日期,由秘書局(處)于開庭前20天(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15天(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通知當事人。但第一次開庭以后的開庭審理日期以及延期后開庭審理日期的通知,不受20天或15天期限的限制。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請求延期開庭,但必須在開庭前10天(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7天(國內案件、簡易程序案件)以書面形式向秘書局(處)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5.作出裁決的期限不同
普通程序中作出裁決的期限為組庭之日起6個月內(涉外普通程序案件)或4個月內(國內案件)。簡易程序中,仲裁庭應在組庭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裁決。仲裁庭要求,并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裁決期限可以適當延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程序
2020-11-26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福建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3-25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xù)是什么
2021-03-01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