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確認無效后的責任如何承擔
1.借款本金的處理
根據《合同法》第58條規定,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借款人從貸款人處取得的借款本金應當向貸款人返還。由于借款合同項下的借款本金的返還是金錢債務的范疇,而金錢債務原則上必須履行,所以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借款人必須向貸款人返還依合同取得的借款本金,而不能適用損害賠償予以替代。
2.利息的處理
《合同法》總則沒有對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利息如何處理作出明確的規定。而實踐中,對無效借款合同項下的利息處理一直都是沿用最高人民法院《聯營糾紛解答》第4條第2項的規定,即“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于銀行利息的罰款。”其后,最高人民法院亦曾對此作過強調。最高人民法院法復【1996】15號《關于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合同無效。對于合同期限屆滿后,借款方逾期不歸還本金,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聯營糾紛解答》第4條第2項的有關規定判決外,對自雙方當事人約定的還款期屆滿之日起,至法院判決確定借款人返還本金期滿期間的利息,應當收繳,該利息按借貸雙方原約定的利率計算,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借款利息未約定,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借款人未按判決確定的期限歸還本金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退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這些規定也是目前各地法院在審理企業間無效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時的主要法律依據。
3.補充說明
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法院并未完全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規定,而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作了不同的處理。如有的法院對企業之間利用自有資金進行借貸的案件一般僅判決借款人返還借款本金,而且對約定的利息既不進行追繳,也不進行處罰,如果約定的利息高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僅確認超出部分不予保護。有的法院則不對借貸雙方進行處罰,對利息也不予保護,即判決借款人僅歸還借款本金,對已經支付的利息充抵借款本金。這些做法有一定的合理之處,符合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也符合平衡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需要。
因此,在借款合同已經確認為無效的情況下,借款人仍然要歸還本金。只是對于借款合同中所規定的其他責任則無需承擔,借款人需要重新簽訂借款合同。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公司股權轉讓掛牌多長時間
2020-12-16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商品房拆遷和自建房拆遷補償的區別
2021-02-16項城拆遷房屋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8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14拆遷安置房買賣協議書應該怎么寫比較好,要注意哪些
2021-01-07修高速公路的拆遷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1拆遷中拆遷補償款的歸屬、實現和救濟是怎樣的
2020-11-16只有使用權的房子拆了怎么賠償
2021-01-06房屋拆遷時,無證房是否有補償
2020-11-28我的房屋罰過款的,現在又來拆違,這合理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