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與法定代表人的越權行為的比較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在性質上是一種代表行為,而不是代理行為;法人的其他工作人員受法人委托,以法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是代理行為,二者是不同性質的行為。
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其行為后果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負責人(如董事等)在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時,不需要獲得法人的特別授權,因為根據法人章程,他們完全有資格代表法人實施民事行為,其行為后果均應由法人承擔。而第三人在與其簽訂合同時,只應對其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身份進行審查和確認,而沒有義務審查法人內部對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權限是否有所限制,也不應該懷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未得到法人的授權。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由此可見,代表行為不適用無權代理的規定。
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系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并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托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并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法定代表人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并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職責。
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托。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3、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并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4、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5、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12-18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交通事故理賠流程
2020-12-22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什么叫代理?
2021-02-16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