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總則”的有關規定,不正當獲取行為是指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的行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主要列舉了盜竊、利誘、脅迫等行為。
1.盜竊行為
所謂盜竊,是指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對于商業秘密的盜竊行為是指在商業秘密權利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行為人以重復的強化記憶、復印、照相、監聽、取走等秘密方式取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信息的行為。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盜竊商業秘密行為可以是其將商業秘密信息的載體私自拿走,可以是行為人將商業秘密載體復制后又將原件返還而留取了復印件,可以是對照商業秘密載體上記載的商業秘密信息內容的抄錄行為,還可以是以獲悉商業秘密為目的的強化記憶,即對商業秘密載體內容的重復記憶行為。
在現代社會,以各種手段竊取他人商業秘密的經濟間諜現象十分普遍,我國舉世聞名的宣紙技術、景泰藍技術、龍須草席技術就曾被外國人竊取。1976年以來,法國平均每年有30多名經濟間諜落入法網,而同期發生的竊密案則多得驚人。據美國工業保密協會調查,美國經濟間諜案的數字從1985年以來增加了260%,其中外國人參加的經濟間諜案甚至增加了350%。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關于反不正當競爭保護的示范規定》第6條第2款中把“工業或商業間諜行為”列為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之首。[6]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也將盜竊列為不正當獲取手段之首。
2.利誘行為
利誘是指用利益引誘,而利益的本質內涵是“好處”。在現今社會,“好處”的表現形式可謂豐富多彩,豐厚的物質報酬、優厚的工作條件、高檔的生活環境等等物質、精神方面的好處均可能成為引誘行為人獲取權利人商業秘密信息的動力。需要注意的是,認定利誘行為時要與正當的人才流動區分開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成為商品,其商品的價值有高有低,因此作為勞動力載體的人才的流動是客觀規律。僅僅出現以高薪聘用或者解決家屬、住房等好處為原因的人才流動現象并不一定侵犯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權,只有在權利人的人才向行為人流動的同時,行為人也順便將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流動進行為人的腰包時,才可以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構成本文所講的商業秘密的利誘行為,從而可以認定侵犯了商業秘密權。
3.脅迫行為
脅迫即威脅強迫。威脅是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此處的脅迫行為指行為人對商業秘密權權利人或者知悉商業秘密信息的人采取使用威力逼迫恫嚇的方式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現實中,行為人往往以破壞權利人或者其他相關主體的生命、健康、名譽、財產等作為逼迫恫嚇的手段來形成對權利人或者其他有關主體的精神強制,迫使權利人或者其他相關主體向其披露商業秘密信息的內容。
4.其他手段
世界各國普遍承認,獲取商業秘密行為的不正當情形從現實角度無法列舉窮盡。對于其他的獲取商業秘密的不正當行為,判斷的依據只能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總則的有關規定,即凡以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的行為獲取商業秘密的,均屬于不正當行為,是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權的行為,是依法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被禁止的行為。
要是符合侵犯商業秘密司法認定情況,要能夠及時報案抓捕侵犯者。如果企業在因侵犯商業秘密的問題而煩惱,建議你可以在線仔細律霸網律師得到更多答案,或找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歷造假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1被網貸電話騷擾怎么辦
2020-11-13法官對于不能在審限內結案的案件如何處理
2021-03-13車禍負主要責任能走工傷嗎
2021-02-17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