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持有、使用假幣罪
持有、使用假幣罪是指違反國家的貨幣流通管理制度,對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仍然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行為。持有、使用假幣罪是選擇的一罪。所謂選擇的一罪,是指“刑法條文上規定了若干獨立的犯罪構成,既可以由一個犯罪構成成立一罪,也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犯罪構成成立一罪”的情況。具體到本罪而言,就是說持有、使用都是獨立的犯罪構成,均可成立一罪,但也可以由兩者成立一罪。即本罪可以分解為三個罪名:持有假幣罪、使用假幣罪和持有、使用假幣罪。
從《刑法》的相關規定來看,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1、犯罪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流通管理制度,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對象是偽造的貨幣,包括人民幣和外幣,但不包括變造的貨幣。
2.、犯罪客觀方面
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涉案人具有持有、使用偽造的貨幣,數額較大的行為。關于持有、使用假幣達到何種金額為數額較大,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的,應予追訴。即總面額達到四千元,就可能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犯罪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出自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在這里,行為人對自己所持有或使用的假幣是否明知,成為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因此,只要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無論其出于何種目的,都可以構成本罪。
二、持有、使用假幣罪會怎么判
對于已經涉案偽造、使用假幣罪的當事人及其親友而言,最為關心的還是持有、使用假幣罪會怎么判,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刑法》中對于持有、使用假幣罪的刑期的相關規定。
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通過對上述法律規定的了解,我們對持有、使用假幣是否構成刑事犯罪,持有、使用假幣罪會怎么判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在現實案例中,持有、使用假幣罪往往和偽造貨幣罪、運輸假幣罪、出售假幣罪得罪名發生牽連,涉案人是一罪還是多罪,是此罪還是彼罪,往往需要專業的視角才能區分清楚。且持有、使用假幣罪中涉案人對持有、使用的假幣是否明知,需要收集相應的證據才能進行有說服力的論證,因此對于涉案人,筆者的建議是最好委托專業律師為自己辯護,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營業房拆遷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1-02-21單位職工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8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可以得到賠償嗎
2021-01-20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