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擊破產欺詐逃債行為
——論新破產立法中的撤銷權與無效行為制度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欣新
目前,破產案件中的欺詐逃債行為十分嚴重。一些債務人利用破產程序終結后余債可免于清償的規定以及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的優惠政策,策劃各種欺詐逃債行為,侵害債權人利益,損害職工利益,破壞經濟秩序,有些還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默許下進行的。如不堅決打擊破產欺詐行為,破產法的實施將步入誤區。為此,新破產法草案中設置了較現行立法更為完善的撤銷權與無效行為制度。
一、撤銷權與無效行為制度概述
撤銷權是指破產財產的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案件受理前的法定期間內進行的欺詐逃債或損害公平清償的行為,有申請法院撤銷的權利。破產無效行為則是針對民法通則、合同法中規定的無效民事行為在破產程序中的表現特點作出的強制性規定。相對而言,破產無效行為制度并無創新內容,而破產撤銷權則建立了新的法律制度,所以本文重點論述撤銷權。
民法與合同法中均規定有撤銷權(下稱民法撤銷權),并不僅因破產程序的啟動而被排除適用(但需依相關規定行使)。破產撤銷權也是依民法撤銷權的原理產生的,但兩者存在一定區別。破產撤銷權是針對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的特殊情況設置的,適用范圍同民法撤銷權有所不同。破產法規定可撤銷的行為(無效行為除外),在債務人有清償能力時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屬于債務人對其民事權利的處分,如對原無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權提前清償等。但在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時,因違背公平清償原則,這些行為便屬于欺詐行為或偏袒清償行為,應予撤銷。民法撤銷權的行使主體為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而破產撤銷權只能由管理人行使。此外,在行為的主觀構成要件、權利行使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區別。
破產法以維護債務公平清償為首要目標,撤銷權則是維護公平清償的關鍵環節,故各國均將撤銷權視為破產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美國著名破產法教授**拉蘭認為,可撤銷交易制度是破產法對商法最重要的貢獻,這不僅僅是因為該制度促進了破產法的平等分配原則,而且它減少了對債權人從智力競爭中得益的刺激,促進了合理的商業活動。
撤銷權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可撤銷的行為均以財產或財產權利為標的,不具有財產性內容的行為不屬于破產法規定的撤銷行為之列。
2.撤銷權是為防止債權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故從理論上講,其構成應有債權人利益因該行為受損的事實,即可撤銷行為發生在債務人存在破產原因的情況下。立法如采用這一實質判斷原則較為公平,但因存在債權人舉證困難、債務人賬目混亂等問題,在實踐中甚難實行。如美國舊破產法曾規定,托管人(即管理人)必須證明可撤銷行為發生在債務人已喪失清償能力的情況下。美國國會在修改舊破產法的一項報告中指出,在每一破產案件中,涉及可撤銷行為時,債務人一般均已喪失清償能力,但又幾乎總是無法確切證明的。所以,美國新破產法中主要采用程序判斷原則,即在法定撤銷期間內,債務人被視為已喪失清償能力,但利害關系人可舉證反駁該推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城市房屋在轉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0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供律師適用的法律顧問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9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