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區分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于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也不同于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盜竊罪,是指根據刑法第264條的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區別與差異
侵占罪和盜竊罪都以他人財物為對象,都侵犯了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這是二者的共同之處。但是,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
1,犯罪故意的內容和產生的時間不同。前者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業已持有的他人財物,且犯罪故意只能產生于持有他人財物之后;后者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以不為財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且犯罪故意只能產生于非法獲取他人財物之前。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開的或半公開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已經持有的他人財物;而后者的對象則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財物。其中犯罪對象方面的差異應是區分侵占罪與盜竊罪的關鍵的因素;
4,是否退還所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須是拒不退還或交出他人財物的,才構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竊取他人財物之后又主動退還的,也已構成犯罪,主動退贓行為只能作為一個酌定量刑情節來考慮。
以上內容是律霸網小編有關侵占罪與盜竊罪區別的解答,僅供參考。由于實際問題中,事件不是單一性的,可能在某些地方出現意外情況,為保障您的合法權益,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