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轉繼承糾紛案件
解決途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了繼承糾紛,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加以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發生遺產繼承糾紛后,當事人可以現在協商、調解或訴訟方式來解決,至于選擇哪種方式,則當事人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相關糾紛才是最好的話,可以在律霸網進行咨詢,這里有專業的律師來為您解答相關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季度可以鑒定幾次
2021-02-25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