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故意和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就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卻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事件,因而構成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犯罪故意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犯罪故意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即對適合于犯罪構成要件的違法事實的認識。這些事實包括行為、行為的性質、行為的時間與地點、行為的情節、行為的客體、行為的結果、因果關系、身分等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犯罪故意的種類有哪些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認識因素: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明知自已行為的內容與危害性質、明知會發生某種危害結果、某些犯罪還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刑法規定的特定事實);意志因素:希望這種結果發生。
2、間接故意:放任。
3、間接故意與直接故意的區別:兩者的認識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為必然發生的危害結果也可以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而間接的只能是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
4、間接故意的發生:一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非犯罪的意圖而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二是行為人為了實現某種犯罪意圖而放任另一危害結果的發生。
故意的認定:
1、要將犯罪故意與一般生活意義上的故意區別;
2、要將犯罪故意與單純的認識或者單純的目的相區別;
3、要將總同與分則的明知相區別;
4、要將俁理推定與主觀臆斷相區別。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才能知道工傷認定有沒有上報
2020-12-27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