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發生的條件
主要有以下幾種:
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
2、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3、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繼承人死亡;
5、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
6、遺囑未予處分的遺產。
法定繼承人
所謂法定繼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被繼承人親屬。其范圍,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所謂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其保持婚姻關系的人,即被繼承人的妻子或丈夫。
所謂子女是指與被繼承人有最近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撫養義務的,也屬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父母是子女的在血緣上最近的直系尊血親,對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是子女被他人收養后,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隨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間,互相不再享有繼承權,父母的范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與繼子女形成扶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對繼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同時對生子女的遺產也享有繼承權。
兄弟姐妹之間是血緣關系最近的旁系血親,其范圍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其中繼兄弟姐妹因扶養關系的存在而相互繼承遺產的,不影響兄弟姐妹繼承其親兄弟姐妹遺產的權利。
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指被繼承人的二親等的直系尊血親。在所有上述法定繼承人中,我國《婚姻法》又分別將其劃入不同的繼承順序,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被繼承人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存在時,其遺產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第二順序的繼承人方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