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繼承權,債務就消滅了嗎
繼承人能否放棄繼承財產,而避免自己對外承擔債務呢?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47條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繼承人如果能夠用繼承的遺產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但由于放棄繼承權而無法履行的,其放棄繼承權的行為不發生法律效力。
例如,某公民欠下國家稅款若干元,或者他無力撫養自己的子女,而該公民的父母死亡后留有遺產、如果他作為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則將導致其不能履行撫養子女或納稅的義務,法律因此而不會承認他的棄權行為有效。
在這里,不能履行的義務須是“法定義務”,如果僅僅是影響了約定義務的履行,那么放棄繼承權的行為仍生效力。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以放棄繼承權來逃避債務的行為屬于“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無效行為,其債權人可以申請法院行使代位權,以被繼承人的遺產受償實現債權。
其法律依據為: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所謂遺產債務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尚欠的稅款、債務。從實踐中發生的情況來看,遺產債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被繼承人生前依照我國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的稅費;
(2)被繼承人因合同之債所欠下的債務;
(3)被繼承人因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損害賠償;
(4)被繼承人因不當得利而承擔返還不當得利的債務;
(5)被繼承人因他人無管理而應承擔的費用;
(6)其他個人債務。
放棄繼承權的時候還關乎著很多方面的內容,為了對自己有利最好將自己實際情況與律師進行探討。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團隊,你可以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計算
2021-03-18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