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能否成為乙的繼承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并明確《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7條規定,繼父、繼母與繼子女之間,已形成撫養關系的,互有繼承權。
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后,仍有繼承生父母遺產的權利。但是在生父(母)與繼母(父)離婚后,曾經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關系是否還繼續?如果甲還是乙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那么甲繼承乙的遺產是否就有了法律依據?
繼父母子女關系的概述
父母子女關系是十分重要的社會關系,其承擔起了撫養教育子女、贍養老人的重責,而繼父母繼子女的關系的產生并不由于出生和收養,具有特殊性。繼子女是指夫與前妻或妻與前夫所生的子女。在現代社會,離婚和再婚已經不再是世俗不能忍受的事情了,如果再婚的一方有子女就會產生繼父母子女關系。
一般而言,父母子女關系的形成是由于出生、認領和收養等,而繼父母子女關系的形成則不同,是由于父或母再婚。然而根據我國法律,僅僅憑借生父母再婚這一事實,并不必然在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產生法律上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只有在繼父母將繼子女收養為養子女,他們之間才具有法律擬制直系血親關系;或者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形成了扶養關系,他們之間才能適用《婚姻法》上的父母子女關系。
根據我國《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以及繼父母子女關系形成的原因和特點不同,將繼父母子女關系分為三種形式:名分型、收養型、形成法律撫養關系的共同生活型。
1.名分型,即未形成法律撫育關系。
生父(母)與繼母(父)再婚時,繼子女已經成年可以獨立生活,或雖未成年但仍由其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費用,沒有受繼父或繼母的撫養教育,也沒有對繼父或繼母盡贍養義務,此類繼父母子女關系為純粹的直系姻親關系。這種形式的繼父母子女關系而言,其并沒有形成養父母養子女關系,而且也不具有扶養關系,只是因為父母一方再婚而形成了名分上的父母子女關系。
2.收養型。
即繼父或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已正式收養該子女為其養子女,同時,該子女與共同生活的生母(父)一方,仍為直系血親關系,而不與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生父(母)一方的權利義務則隨之消滅。就收養型而言,繼父母子女之間已經按照《收養法》的規定,形成了養父母子女的關系,因此他們之間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應適用《收養法》的規定。
3.形成法律扶養關系的共同生活型。
生父(母)或繼母(父)再婚時,繼子女尚未成年,他們隨生父(母)一方與繼母(父)共同生活時,繼母(父)對其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生活教育費,或者成年繼子女在事實上對繼父母長期進行了贍養扶助,應視為形成了撫育關系.然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關系,其既不是僅具有名分的繼父母子女關系,又不是養父母子女關系,從傳統民法理論上看,很難界定法律上的權利義務。
我國現行《婚姻法》上并沒有規定繼父母對繼子女具有撫養的義務。從現行法律規定來看,貫徹了“異姓不養”的原則,繼父母撫養繼子女實際履行的是一種道德義務。但一旦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形成了扶養關系,不僅包括繼父母撫養了繼子女,也包括繼子女贍養了繼父母,就適用《婚姻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即產生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
而并不考慮是否有扶養的意思。《婚姻法》第27條規定的實質是將形成扶養關系作為形成繼父母子女權利義務的依據。但是他的形成原理與收養有本質的區別,僅以繼父母子女形成扶養關系為根據即認定雙方形成擬制血親關系,而完全不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及其身份行為的同意權,也無須履行任何法律手續。因此學者就認為其效力就不應當與收養的效力相等同。實際上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并不和收養型相同,繼子女與生父母之間的關系并不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