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未造成損失是否屬于犯罪未遂
放火犯通常以燒毀目的物為犯罪目的。但是,判斷放火罪的既遂與未遂,不應以犯罪目的是否達到為標準,而應以行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標準。所以,認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應以本條規定的放火罪的構成要件為標準。根據刑法修正案,該條已經被修改為危險犯,即達到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或嚴重后果的,就既遂。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放火方法進行破壞,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只要實行放火行為,不管其行為是否終了,不管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危及公共安全,就構成放火罪;從刑法第115條,放火造成了嚴重后果,出現了重傷、死亡,或者財產嚴重損失,法律規定給予更為嚴厲的法定刑,但是對于放火罪來說,還是應該有未遂和既遂之分的。未遂問題存在于直接故意實施的犯罪之中,放火罪是直接故意實施的犯罪,就有區分未遂和既遂的客觀基礎。
刑法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放火犯就有了區分未遂和既遂后,可以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的后果,這也是區分放火罪未遂和既遂的必要所在。從法律上講,在刑法第114條的基礎上,雖然規定的都是“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一方面,相對于那些危害嚴重的火災而言,它可能就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未遂狀態,而且對于小型火災來說,也有一個是否實際發生火災的問題,有一個犯罪是否得逞的問題。承認放火罪有未遂狀態,一方面符合放火罪的客觀特征,另一方面承認可以從輕減輕處罰,也為教育改造罪犯提供了有得的條件,特別是對那些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來說,有可能得到改造使這一恨不至于恨得太久。對于刑法規定的情況,也有必要區分未遂和既遂,雖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但是未遂和既遂的區分還是存在的。
其實在法學理論上是存在爭議的,因為有的學者認為放火罪是沒有既遂和未遂的區分的,但是有的學者持相反的觀點,小編在這里只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律霸網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有限公司章程范本(一)
2020-12-27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